小镇微报 - 深圳在左,棉湖在

文化传承--棉湖粿印

2015-08-23 01:00责任编辑:小布驴

阅读:1828次

所属:深圳在左,棉湖在右 >民俗文化

点击查看原始大图

艺术概述

潮汕地区民俗的时年八节、游神赛会、祭神拜祖等活动历来十分丰富多彩,人们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消灾赐福,在这些民俗活动中作为供品的粿品是必不可少。粿品的种类繁多,有甜粿、酵粿、红桃粿、芋粿、鼠壳粿、朴籽粿、菜头粿、笋粿、马铃薯粿等等,甜咸皆有,不尽相同。上了年岁的家庭妇女都会“做粿”,粿皮包馅料之后,离不开用粿印模的印制,粿做得“雅”,也全靠“雅粿印”。传统的每个粿印模是用木料制成胚,再雕凿凹形,手工操刀精心雕刻吉祥字样和花草纹样,这是潮汕传统木雕艺术中独具特色的一朵小花。

点击查看原始大图

棉湖粿印

粿印的制作在潮汕有几百年的历史。值得一提的是1965年的合作化运动,揭西县棉湖由刻印和刻粿印的28人组成棉湖雕刻社,以粿印制作为主,销往潮汕地区和东南亚一些国家。1965年扩大生产,以传、帮、带培训新工人,品种、规格增多,年产量近五万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不少旅居海外侨胞回乡探亲还专程到厂买“棉湖粿印”,作为馈赠亲友之物。在这短短二十年间,棉湖粿印蜚声遐迩,成为潮汕工艺美术园地里的一株艳丽之花。

点击查看原始大图

粿印分类

传统的粿印,桃印居多,按其型态可分为以下四种印模:

第一种单面传统有柄粿印,在一带柄的长方木块上深雕桃形的图案,桃尖向左倾斜,中间雕一篆体“寿”字,四周饰以植物纹、回纹和辅助几何纹样等;

第二种双眼无柄粿印,在一长方体木块上刻上下两个印模,形式多样,或上下大小不等的桃印、或一桃形一圆形、或一桃形一龟形印等;

第三种是双面有柄粿印,正面为深雕的桃形印,背面为浅雕的圆形印;

第四种是趣味粿印仔,由三个或以上的“二方连续”印模排列组成,因其造型偏小,故常做糕模印用之。

按其图案纹样又可分以下两种印模:

第一种是纯植物纹印模,由植物的花、叶、线纹构成的桃形适合纹样;

第二种是传统的“寿”字桃印,由中央的篆体“寿”字和周围的纹样饰边构成,由于师承关系和地域上使用的差别,分为寿字植物回纹印、寿字植物桃叶回纹印、寿字植物线纹印、寿字植物几何饰边印、寿字植物回纹几何饰边印等。

民俗文化
查看更多
页面已删除或不可用
返回 | 访问首页
访问出错了,请稍候再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