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微报 - 魅力荷叶—曾国藩

辣酱

2015-07-30 11:34责任编辑:流水本无意

品质特点

荷叶辣酱既是一种调味品,又是一种汉族风味小吃,具有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成份。辣酱作为低脂肪、低糖份、无化学色素、无公害的纯天然制品,不仅口感好、食用方便,可作各种食物的调色调味佐料,而且开胃健脾,增进食欲,却寒被祛湿,防治感冒。其中的蒜仁、地蚕、蕨根等配料,还具有杀菌抗病等药用保健作用。因而,辣酱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遍销中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地区,并出口日本、美国、坦桑尼亚、加拿大等国家,成为闻名遐迩的名牌酱菜产品。

点击查看原始大图

地理条件

荷叶地处湘中,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生物多样种群发达,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17度,无霜期长,严寒期短,昼夜温差较大,雨量充沛,光能充足,因而适宜于多种辣酱品种及大豆等辣酱原料作物的生长,辣椒品种10多个,其中所产灯笼辣椒不仅产量高,而且富含蛋白质和人体所需的铁、磷、钙及多种维生素。据卫生和食品部门检测鉴定:每百克含蛋白质6.95克,含维生素19.86克。为辣酱的生产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点击查看原始大图

历史渊源

辣酱是湖南省双峰县的传统特色产品,历史十分悠久。据双峰县志记载,早在公元16世纪(明崇祯年间),荷叶镇一带就有人开始晒制辣酱,以味鲜肉厚的灯笼辣椒为主要原料,先把小麦蒸煮、发酵、磨制、加盐调水,曝晒成酱。17世纪中期,蔡氏兄弟先后在永丰开设蔡广祥、蔡广益、蔡顺益三家酱园,以后相继有人开设生义兴、龙胜泰等10多家辣酱作坊,开始有规模地生产商品辣酱。其中以蔡广祥店最为盛名,年产酱40余担。辣酱开始有了名气,产品销得越来越远。19世纪上半叶(清咸丰年间),湘军领袖曾国藩有一次将永丰辣酱这一家乡特产带到京城,进献给咸丰皇帝。吃腻了山珍海味的皇帝老儿,一尝这满有乡野风味的辣酱,大为开胃,大加赞赏,把它列为宫廷贡品。于是辣酱便由京城而闻名中国。到19世纪末(清朝末年),境内年产商品辣酱约200担。到19世纪初的民国时期,永丰地方晒酱盛行,大量销往长沙、邵阳、湘潭等地。中共早期卓越领导人之一蔡和森,少年时代曾在其叔公开办的蔡广祥酱园学徒三年。在此开阔了眼界的蔡和森,后来赴长沙求学,与毛泽东发起成立新民学会,开始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

舌尖上的荷叶镇
页面已删除或不可用
返回 | 访问首页
访问出错了,请稍候再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