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文陂镇——赣西南革命根据地
赞(16)浏览数:26596
分享到创建人:cindyzeng2014
赞(16)浏览数:26596
分享到创建人:cindyzeng2014
文陂乡成立于1984年,属原吉安县管辖, 2001年成立青原区后,文陂乡划属青原区管辖。2011年12月经省政府批准文陂乡更名为文陂镇。全镇行政总面积50.2平方公里,拥有林地面积3.0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8%,农作物播种面积1.56万亩,年粮食总产量达9307吨。文陂下辖1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共有76个自然村,10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万余人,其中非农人口3050人,现有23个基层党支部,426名党员。
文陂镇位于青原区中部,距市区28公里。东与吉水县毗邻,西与泰和县接壤,南北方向分别与本区新圩镇、值夏镇相连,总面积4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700亩。现辖1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人口13952人。
境内地势大体由东南向赣江逐级降落,从东南边境依次为山地、丘陵、河谷平原。最高点为东南边境大乌山,海拔高度1204.5米。
青原区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属中亚热带,受寒暖气流的交替影响,形成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湿润阴凉多雨,夏季炎热湿润,秋季先湿后干,冬季寒冷干燥。无霜期长,是农业生产的优越气候条件。
境内地表水资源丰富。主要河流有赣江、富水、泷江,其中富水流经区内4个乡镇;白云山水库灌区灌溉面积5.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7546公顷。
2011年末森林覆盖率为62.4%,盛产松、杉、竹等各种针、阔叶林木和茶油、茶叶、香菇、鲜笋、生姜等土特产品。活立木蓄积量180万立方米;年采伐量2万立方米;林地面积4.99万公顷,其中湿地松面积为1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80万立方米。土特产品有茶油、茶叶、香菇、鲜笋。
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其中有煤、石灰石、花岗石、硅石、锰矿石、钨等。
文陂乡曾是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和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境内交通便利,富水河、青东公路与陂万公路在中心城区垂直交错。近年来,乡党委、政府按照科学的观,大力实施"旅游兴乡"战略,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电力、通讯、电视网络、教育、卫生、社会福利、商贸及休闲游乐等服务功能齐全,是一座充满着现代文明、环境优美的小城镇。全乡经济形成了特色农业和旅游业两大支柱产业,其中特色农业主要有优质稻基地13000亩、大贤大棚蔬菜100亩和一批种养大户,还有年产鲜菇超千万斤的山宝菌业有限公司,带动了一大批农民奔向小康。
被誉为"庐陵文化第一村"的渼陂古村距今已有八百多年,融书院文化、祠堂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和明清雕刻艺术为一体,"红色、古色"和"绿色"交相辉映,具有很高的考古和文化观赏价值,极具开发潜力,2003年,已被列为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和吉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渼陂古村跻身国家4A风景区。 通过保护性开发建设和对外宣传推介。渼陂古村已成为"大井冈"圈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正向世人展示其"文武合一、耕读合一、官商合一、红古合一、村街合一"的独特魅力,至今为止,接待游客已突破10万人次。全乡已逐步形成农业显特色,有亮点的可持续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