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全镇位于县境东北部,东邻张家口市。全镇辖10村、5街,总人口18572人,其中城镇人口为1360人,总面积88.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682亩。该镇属浅低山丘陵区,境内有两条季节性三级干流,即城东河和城西河。年均气温6.5℃,无霜期为117-140天,年降水量350-390毫米。境内有褐煤、玄武岩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褐煤总储量14.47亿吨。农作物以玉米、谷物、豆类、薯类为主;经济作物有葵花、菜籽等。秸秆资源丰富,养殖业发达,羊、牛、猪等存栏多,现有较大规模养殖场3处。
万全镇南距县城孔家庄11公里,东距张家口市中心15公里,北邻坝上10公里,207国道穿越镇东部,万孔公路在镇北与207国道会接。1983年以前为县城所在地,交通条件优越地理位置独特,自古为粮食商贸集散地。以精制莜面、黄米面、燕麦片和钢丝面加工为主的粮食加工企业达103家,日加工总量26万公斤,是全国较大的莜面、小杂粮等集散地。镇内有县办矿机厂、“青岭”制漆有限责任公司、新型防水材料厂、中试厂、编织厂、铸造厂、小型机构加工厂等企业21家。
万全卫城始建于明洪武26年(1393年),城墙垛口以下基本保存完好。1983年以前为县城所在地,1983年万全县政府驻地由万全城迁至孔家庄。1958年建万全城关公社。1984年改万全镇。1997年,面积89平方千米,人口1.8万,辖西北街、东北街、东桥街、西南街、东南街、水关、盆窑、苏家桥、吴家庄、东湾、李杏庄、上田庄、屈家庄、沙家庄、西湾15个行政村。
万全卫城始建于明洪武26年(公元1393年),至少已有600余年历史,现外城城门保存比较完好。许多电影制片厂曾在此取景。位于镇西部的“八0二”观礼台是我军八十年代举行的规模最大一次军事演习的见证,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在此检阅部队。此两处均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全镇位于县境东北部,南距县城孔家庄11公里,东距张家口市中心15公里,北距坝上10公里,张石高速公路、207国道穿越镇东部,万兴公路在镇北与207国道会接。万全卫城地处冀西北山地与内蒙古高原接合部。东邻张家口市中心城区,北邻膳房堡乡,西界梁家庄、北新屯、赵家梁3乡,南界宣平堡乡。
阴山山脉马尼图余脉呈倒山字形,从北部坝头起向南延伸,将万全县分割为两个河川区。城北0.5公里处,有海拔1097米的二郎山。城西河,古称爱阳河,又称西沙河,为季节性3级干流。发源于本县水沟台、冯家窑,流程35.2公里,流域面积248.204平方公里。河道平均宽度170米,坡度比降2%,平均年径流量588万立方米。城东河,又称东沙河。为季节性3级干流。发源于本县正北沟,流程35.1公里,流域面积132.95平方公里。河道平均宽度150米,坡度比降2.3%,平均年径流量320万立方米。关沙河,为季节性3级干流,发源于本县苏家桥村东,流程15公里,流域面积40.32平方公里。
万全镇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少雪,夏季炎热少雨,秋季来霜较早,春节风沙偏多。年平均降水量在375~500毫米(据1959~1978年统计年平均降雨量为464.9㎜)之间,平均气温4.7~7.6摄氏度,最热月(七月)气温18.6~22.9度,最冷月(一月)气温—10.3~—13.6度,无霜期116天~135天。冰雹、干旱为主要灾害性天气。城西河、城东河冲洪积扇地带,含水层为粗、中、细沙砾,相对为富水区。水位埋深上下游较浅,约7~15米,单井涌水量为50~80吨/小时;中部最深为50~70米,单井涌水量15~40吨/小时。盐度小于5.5毫克当量/升,碱度小于4毫克当量/升,矿化度小于2毫克当量/升,PH值在7.4~8.5之间,偏碱性。
整个古城呈菱形,为土筑包砖结构,城墙高12米,方圆周长6里13步,有两个城门、四个角楼和四个瓮城。古城建筑很讲究,有轿子城之说。它不开东西门,只开南北门,南为“迎恩”,北为“德胜”,东西留有两个无门瓮圈,作为轿子的两个耳窗。南北城门全城六个门洞,两座城楼.城有十字街,牌楼两座南城门上方有一块横石匾,上刻“文明”两字。城外有东西护城河,似两条轿杆,把城堡抬起来。古城筑有城楼4个,角楼4个,中央建玉皇阁1个,牌楼4个。城内有文庙、武庙、西大寺、昭化寺等庙宇达50余处。 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六(1393)年。万历三十七年(1609)重修,增筑南关。清咸丰三年(1853)重修北城墙。
光绪二十八年(1902)重修南瓮城。民国11年(1922)修补西城墙。13年(1924)重修东南城墙。 万全城从明洪武建成到明末清初,始终是宣府西部的战略支撑,且一直是坝上坝下方圆数百里的繁华贸易中心。新中国成立以来,有许多影视作品在此拍摄,如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哀乐江湖》、《小骑兵历险记》,电视剧《冯玉祥》等。位于镇西部的“八0二”观礼台,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军举行一次规模最大的军事演习的见证,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在此检阅部队,此处被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万全城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加快万全县旅游业的大发展、快发展和跨越式发展,万全县委、县政府投资250万元,完成了卫城内南北长880米的高标准大理石板步行街工程及相关配套设施改造工程,以及卫城景观方案设计和卫城民俗街方案设计等分块设计工作。有关《京西第一卫》的军事、古建、霍家、兵防、故事、小吃等10篇共10万字的系列资料也全部编撰成册。总投资1.637亿元的万全卫城恢复古城原貌、打造民俗一条街、恢复庙宇、影视基地等旅游招商项目正在等待有识之士来共同开发 。
古老的万全城历经沧桑,还有许多古老的。据”明史”记载,永乐八年(1410年)二月初十, 永乐皇帝北征瓦刺马哈木时,途经宣平(今宣平堡),取道万全城,并在城内休息和补充给养。永乐皇帝对这一带情况颇为熟悉, 万全城是他当年以燕王镇守北平(今北京)时期用砖包城墙。永乐帝在万全城外伫马瞭望,只见万全城外一片萧条.但想到在元朝盛时居民凑集,他不觉感慨万千,随后北出兴和城(今张北县城)。清朝康熙皇帝北征噶尔丹时,经万全城赴兴和北上,康熙胜利凯旋归来,返途中又经万全城。他给万全城留下很多佳话,至今还在民间留传。1963年7月拍摄野火春风斗古城电影过程中,有几个外景镜头就在古城万全拍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