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镇位于贵州省瓮安县中部,属革命老区,是瓮安重点小城镇建设集镇之一。玉山镇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部,地处东经107°13′—107°27′,北纬27°06′—27°19′。建于1991年11月,由原玉山区的岩坑、小开洲、龙蟠三乡合并为玉山镇,2013年7月,又与原鱼河乡深溪村合并形成新玉山镇。东与天文镇毗邻,南与银盏镇、中坪镇相连,西与开阳县交界,北与江界江镇接壤。全镇辖8个行政村,81个村民组,共有6937户,27924人(其中少数民族1174人),耕地总面积29098.84亩,其中田11796亩,土17302.84亩,平均海拔815米,平均气温14℃,森林覆盖率46%。是一个以农业为主,集农、工、商为一体的综合镇。全镇水产丰富,其品种有梨、桃、葡萄、猕猴桃、布朗李、板栗、核桃等;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油菜;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有煤、磷、锌、硫铁矿、铅锌矿、赤褐铁矿、方解石、硫铁矿等;旅游资源独具特色,白花村苗族村寨、玉龙洞、玉龙宫、玉佛寺、善堂山等与旅游景区江界河形成一体。玉山镇地处贵州高原第二级梯级地带,乌江横贯北部,属黔中北部溶丘尘地高原区。玉山镇属高原山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长,镇域内土壤类型主要是黄壤、石灰土和紫色土。
近年来,玉山镇围绕省委“两加一推”战略和县委突出“发展、民生、稳定”三大主题的要求,按照“工业强镇、农业稳镇、城镇兴镇、三产活镇”的工作思路,紧紧抓住小城镇、大战略的政策机遇,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水平管理、高速度发展”的要求打造锦绣玉山。
新庄村:
新庄村位于玉山镇东北部,距镇政府驻地5公里,该村东与龙塘乡樱桃村交界,南与玉山村相邻,西与龙蟠村相邻,北与乌江为界,全村辖16个村民组,共1327户人家,总人口4690人,耕地面积4340亩(田2200亩,土2140亩)。党员90名,预备党员3名,全村劳动力2156人,外方务工955人,平均海拔850米。
玉山村:
玉山村位于玉山镇集镇区,省道马遵公路穿村而过,是玉山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与新庄村接壤,西与中火村相邻,南与苟家庄村相连,北与思粟村交界。全村辖9个村民组,有1600户,总人口7492人,耕地面积2804亩(田971亩,土1829亩),党员78名,全村劳动力1443人,外出务工586人,全村平均海拔955米。
苟家庄村:
苟家庄村位于玉山镇南部,距镇政府公里。该村东与渔河乡深溪村交界,南与胜土村相邻,西与中坪镇连接,北与中火村和新卫村毗邻。省道(马遵线)从村内穿过,全村辖9个村民组,有826户人家,总人口2900人,耕地面积3030亩,其中田1227亩,土1803亩。该村有党员69名,有劳动力1080个,其中外出务工620人。全村平均海拔985米。
白花村:
白花村位于玉山镇东南部,距镇政府9公里,东与天文隔河相望,南与渔河乡接壤,西与新庄村毗邻,北与龙塘交界,距马遵公路3公里,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是省级一类贫困村。全村共有15个村民组,504户、2055人(其中少数民族145户、618人)耕地面积2761.6亩,土1835.1亩)。党员28名,劳动力1093个,其中外出务工462个,平均海拔1020米。
龙蟠村:
龙蟠村由原龙蟠村和思栗村于2009年5月合并组成,位于玉山镇西北部,距镇政府4公里,该村东与龙水村交界,南与岩坑村相邻,西与小开州连接,北抵乌江。全村9个村民组,有815户人家,总人口3675人,耕地面积4362.8亩,其中田2330亩,土2653.8亩,全村有党员60名,劳动力1760人,其中外出务工1024人,全村平均海拔815米。
小开洲村:
小开洲村由原来的小开洲、大池、大坪三个村于2009年5月合并组成,该村位于玉山镇西部,距镇政府9公里,东与中火村相邻,南与中坪镇接壤,西与开阳县龙水乡交界,北与木引乡隔江相望。该村是省级一类贫困村,全村辖22个村民组,有582户人家,总人口2386人,耕地面积4480.8亩,有党员58名,劳动力1850人,外出务工780人,平均海拔850米,该村沿乌江一带的“千岛湖”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中火村:
中火村由原中火村和角旁村于2009年5月合并组成,位于玉山镇西部,距镇政府5公里,该村东与玉山村接壤,南与中坪镇相邻,西与开阳县龙水乡连接,北与小开洲村交界,玉中(玉山至中坪)公路从村内穿过,全村辖10个村民组,有587户人家,总人口2924人,耕地面积3185.5亩,其中田1287亩,土1898.5,全村有党员56名,劳动力1737个,其中外出务工820人,平均海拔1050米。
深溪村:
深溪村距瓮安县城18公里,距玉山镇8公里,位于玉山东面,辖区共15个村民组,830户人家,3276人,耕地面积4116.8亩,其中田210亩,土2016.8亩,人均耕地面积1.3亩,有正式党员72名,妇女党员8名,入党积极分子5名,村级后备干部8人,全村的经济主要是种植烤烟、油菜、茶叶为主,目前我村发展核桃2000余亩,有天好公司、荣辉公司驻入我村,为我村的经济发展奠基坚实的基础。
玉山镇一共有11个卫生院(室)、病床57张、B超1台、30名医生。
瓮安县玉山镇卫生院于1982年3月1日在玉山镇街上注册成立,(行政区号522725,邮政编码550415),公司成立之初主要经营医疗, 防疫, 保健。瓮安县玉山镇卫生院固定电话是0854-2911035。玉山镇卫生院位置:
玉山镇卫生院基本信息介绍:
全镇有学校7所(中学1所、小学6所、幼儿园1所),教师153人(中学56人,小学97人),学生2322人(中学932人,小学1290人),班级56个班(中学17个班,小学39个班),中学入学率100%,掇学率2.36%,小学入学率99.7%,掇学率0.4%,全镇6周岁以下2168人,45周岁以上文盲50人,初中文化11483人,中专以上1828人,本科以上498人。文化图书室14个,远程教育室7个。
属高原山地亚热带地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在14-15摄氏度。经济发展财政税收任务506万元,完成270万元,占任务的53.36%,2010年人均纯收入为4053.59元、2011年增加17%,预计达4742.70元。全镇种植农作物40475亩,其中水稻7500亩,玉米12500亩,烤烟2450亩,其它作物7500亩,有茶叶10475亩、三个茶业有限公司(蓝江茶业有限责任公司、鸿远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云露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有神龙万头养猪场1个、玉龙养殖场1个、小河口网箱养鱼842箱。矿山有玉山磷业有限公司、鹏城矿业有限公司、兴章煤矿。日产2500吨的干法水泥旋窑1个(玉山水泥厂)、预制场、砂场6个、砖厂6个。
全镇以农业为主,人均耕地约1.3亩,平均海拔815米,平均气温14℃,森林覆盖率46%,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油菜,煤、磷、锌、硫铁矿、铅锌矿等资源较为丰富。镇内玉山水泥厂年生产能力达18.8万吨(产品已通过国家质量体系论证);现有2个煤厂,年产4万吨原煤;磷矿山4个。2003年,完成乡镇企业产值9898万元,粮食总产量1.07万吨,财政税收364万元,财政税收递增比例在全州乡镇中列第四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780元,在全州乡镇中列第七位。实现招商引资420万元。社会治安工作在全县评比中获第一名。九大指标在全县的综合考核中名列第三位。2003年投入资金200万元对人畜饮水、街道建设、道路交通进行改造。
官学斌(右1)在农户李开强(右2)家作调查
2015年3月,驻村干部官学斌来到瓮安县玉山镇的苟家庄村,担任村总支的第一书记,在这里,从来没有做过基层组织工作的官学斌,向村支两委学、向镇村干部学、向农户学,一片赤诚,为民谋利,以过硬的工作作风赢得百姓的口碑,为村支两委再添光彩。
来到苟家庄村的第一天,官学斌就以“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为座右铭,告别自己原来熟悉的生活,把自己当成苟家庄村的一名“特殊”村民。为什么是“特殊”的村民呢?官学斌认为,自己是一名驻村干部,有帮扶的任务在身,责任重大;自己是苟家庄村的第一书记,带领农户致富责无旁贷;自己是一名卫生监督工作者,有义务帮助苟家庄村建设村卫生室,让这里的群众享受到基础卫生保健,共享改革成果。于是,官学斌义责任制定工作路线在苟家庄迅速烧了三把火。
第一把火——摸清情况底数建立三本台账。按照驻村干部工作要求,官学斌首先做到“三必访”。对全村的贫困户、低保户、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孤残人员、军烈属等弱势群体;上访户、刑满释放人员等重点人群;种养殖大户、创业带富能人进行调查。建好了苟家庄村三本台账,做到基础清、底数明。在走访摸底的过程中,官学斌与农户交心谈心,了解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排查矛盾纠纷。宣传国家政策,与农户打成一片,赢得了村民的认可。核桃组钟志平,由于心脏病引起残疾,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所坐的房屋年久失修,房屋漏水,了解情况后,官学彬与钟志平结成帮扶对子,多次到他家探访,并伸出援助之手。将他家纳入危房建设补助项目。在得知杨朝发妻子患有脑瘫,已经丧失劳动能力,儿子也是残疾,一家人只靠杨朝发务农和领取低保金维持生活的难题后,官学彬与村支两委在生活上照顾,生产上指导,鼓励他们增强信心,早日脱贫。
针对消除“空壳村”的要求,官学斌就把第二把火点在村级集体经济建设上。相对附近村寨,苟家庄村有着较好的基层设施。全村制定了围绕粮油稳村,烟畜兴村,茶蔬强村,务工助村,和谐发展的目标,为壮大集体经济,官学斌从单位争取到一万元资金,准备投资茶苗基地。其次,积极帮扶当地的贵州江兰馨有机茶业有限公司搞好发展。在公司申请有机绿茶的过程中,积极在生产流程上强化卫生监督,帮助企业顺利完成427项检验标准。为苟家庄村涵养财源。
为保证苟家庄村有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来到苟家庄村后,官学斌就一头扎进村卫生室,以自己搞了十多年卫生管理工作的经验,指导村卫生室整改在制度上墙、档案管理上存在问题,令卫生员刘芳万分感动的是,自己一次无意间抱怨卫生室配备的器械不足时,官学斌就记在了心头。并利用工作关系在县卫生局为苟家庄村卫生室争取了5千多元的血压计、电子秤、雾化器等基础设备。4月30日,当官学斌用自己的私家车把器械运到村卫生室时,苟家庄村村民及干部不禁对官学斌的工作点头称赞,大家都一致认同:驻村干部的工作作风扎实,第一书记官学斌用新官上任的三把火,温暖了苟家庄村村民。
1:打金钱杆——玉山苗族特色舞蹈打金钱杆又名打钱杆、打花棍,有南方二人转之称。舞蹈者以扎满铜钱的竹竿作为道具,边跳边用"金钱杆"敲打肩、臂、足等部位,金钱杆发出清脆的铜钱音,与唱歌的节拍韵脚合拍,杆的两端还系着红绳飘带,随舞姿飞扬,别有风趣。
“搓梗仔采阿诗”又名“九龙穿洞”,是我县苗族同胞在传统的三月三、六月六节日里跳的一种芦笙舞蹈,汉译意吹芦笙跳玩祭。舞蹈主要流传于瓮安县玉山镇白花村的苗族村寨。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其中,多姿多彩的芦笙舞蹈就是苗族文化的精粹。
芦笙是苗族古老的吹奏乐器,苗家人吹奏芦笙,必定要以舞蹈与之配合。芦笙舞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苗族人民珍贵的艺术财富。智慧的苗家人在传承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了芦笙的内涵。“搓梗仔采阿诗”属于典型的苗族芦笙舞,它是苗族民间舞蹈中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舞蹈形式之一。早在明代《南诏野史》中就有“男吹芦笙,女振铃合唱并肩舞蹈,终日不倦”的记载。
在“三月三”、“六月六”等传统节日和秋收之后或春耕大忙之前的农闲季节里,白花村苗族男女老少身着传统服饰在固定的小山坡或寨中空坝聚集欢庆。表演之前,需在固定的场地中央立花杆,将鼓挂在花杆半人高处,由一长辈在花杆旁燃烛化纸、烧香祷告一番后,便把一块红布用绳子将其升到杆顶固定,而后众人在芦笙曲、鼓点的伴奏下围成圈载歌载舞,他们通过这种方式祭祀祖先,同时,青年男女们也借助这个平台,努力追求心目中理想的对象。
搓梗仔采阿诗多为家族式传承,舞蹈的参与人数不限,人越多越热闹,但都为双数,男女均等,鼓手打鼓,芦笙手吹奏芦笙曲,音乐旋律柔和,节奏平稳。芦笙曲由“九龙钻洞”,“打粑”两段组成,可以根据需要,任意反复吹奏数次。
表演时,芦笙手在队前或圈内领舞,击鼓者紧随其后,一大群白苗男女紧随其后,一般按男前女后的队列排列,随节拍舞动。在芦笙手的带领下,队伍以自由走步起头,双臂带动两肩,前后或左右自然摆动,腿部放松,两膝自然稍弯,上下起伏颤动,随着芦笙曲和鼓点的节奏欢跳,队伍按逆时针环绕灵动。
舞蹈主要动作丰富,多与人们日常生产劳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插秧舞、薅土舞等是对苗族先辈农耕生活细节的捕捉,是田野劳动的艺术表演形式。
舞蹈动作主要以颤膝、抖肩、三步一抬和转圈等为主,以“三步一抬”为动作的基础:右脚起步,左右脚向前或侧方自由踏三步,第四步左脚原地自然踢出。舞蹈动作洒脱飘逸、轻快活波、热情奔放、风格别致,再加上“哦吙”进行喝彩助兴,气氛更加欢腾热烈。全舞由芦笙手领舞,众人伴舞的形式来表演,属芦笙导舞。在表演者中,男性头包青色布帕,身穿蓝色麻布长衫,外系麻布腰带。女性身穿青色襟衣,两手戴绣有花纹图案的套袖,胸前系一块绣花拼图围腰,下穿蓝底白横条蜡染麻布百褶裙,腰系两头织花、流穗多长条分散麻布腰带。白苗女装在衣领、大襟边、小肘部、下摆、裤脚及围腰四周均绣有彩色花边。
“搓梗仔采阿诗”是白花村苗族同胞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它的每一个节拍与动作都在传达着苗民同胞的思想、情感以及生产生活方式。通过音乐的旋律、舞蹈的肢体语言更直接、更形象的表达苗族同胞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对生活的愿望与态度。也能使人感受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真、善、美,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