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微报 - 黔东明珠--苗乡

黔东明珠--苗乡正大

赞(9浏览数:2667

分享到创建人:锦瑟年华

正大,是一个山河秀美、民风朴实、绿茶成荫的休闲度假胜地。这里地处黔东大地,东临美丽的凤凰古城,北接险峻的川渝之地,西望那高耸入云的梵净山,处处皆美景。而这里,凭借不一样的茶园风光以及古朴自然的苗王城景区的魅力,每一天都会吸引来自各地的游客驻足观赏。 在此,让我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将家乡的美景、美食以及苗族文化点点滴滴呈现在大家的面前,以便大家神游这样的世外桃源。 点击查看余下全文
全部成员»小镇成员2人
h申请加入小镇成员
动态
黔东明珠--苗乡正大介绍
1、正大乡

基本概况

国土面积10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248亩,其中田15121亩,土3127亩,人均占有耕地1.4亩,人均基本农田0.4亩。 2010年全乡辖20个村1个居委会,105个村民组,4670户,总人口24700人,其中农业人口23980人,非农业人口720人,少数民族人口21948人,全乡总人口的75%以上为苗族,属于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乡。全乡20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全部实现通电、通路。有中小学23所,村级定点医疗机构18个,乡级定点医疗机构1个。

点击查看原始大图

行政区划

下辖20个行政村。20个行政村为:正光村、聚宝村、盘塘村、独树村、地容村、地所村、清水村、边墙村、官舟村、包家村、空桐村、水竹坪村、多劳村、塘边村、长征村、新桥村、嗽叭村、薄菜村、当领村、麻洞村。

地理位置

,为贵州省铜仁市松桃县下辖的一个乡,位于松桃苗族自治县东部,地处东径109°17′22″,北纬27°57′43″,东邻湖南省凤凰县落潮井乡,西接本县盘信镇,南接大兴镇,北抵长坪乡及湖南省凤凰县腊尔山镇。乡政府驻地正大营,距松桃县城29公里,距铜仁市区30公里,距湖南省凤凰县39公里,大兴至迓驾二级公路,省S201线穿境而过。


点击查看原始大图

自然资源

该乡地形狭长,东南距约40公里,呈带状,行政区域内地势不平,海拔高度600—1200米不等,平均海拔720米,年平均气温15.5℃,年降雨量1279.6mm,雨热同季,气候温和。主要胜产茶叶、优质大米、烤烟、中药材等。境内人民族风情浓郁,蜚声海外的正大瓦窑花鼓艺术之乡。2007年,铜仁行署公布我区首批3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乡瓦窑花鼓艺术是全县仅有两个入选项目之一;有现正在开发的省级名胜旅游景点苗王城。

点击查看原始大图

点击查看原始大图

点击查看原始大图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瓦窑花鼓,苗王城以及苗家绝技绝活表演是旅游发展中三朵奇葩,瓦窑花鼓艺术蜚声海外曾经参加北京亚运会开幕式,曾同中央领导人一起出访欧美国家;苗王城是一座苗疆古军事城,建于明洪武初年,最早是答意苗民长官司驻地,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宣德至嘉靖年间经苗王石各野、龙达哥、吴不尔、龙西波、吴黑苗等长期经营逐步成为腊尔山区南长城外围的“王者之城”。苗王城是湘、黔、渝边界上至今保存较好的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建筑为一体的苗疆古城,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近年来,苗王城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巧借湖南凤凰古城、南长城和贵州的梵净山、九龙洞等风景名胜区在国内外已具影响力的旅游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开发旅游产业发展。通过积极运作,2008年3月成功与湖南凤凰奇梁洞开发商签订了投资3000万元的苗王城旅游文化开发项目,成立了苗王城旅游开发公司,开发项目涉及苗王峡谷观光、拦河抽水坝、人工瀑布、特色苗族建筑群落、苗族传统民间文化、地方特色产品和扶持村民进行与旅游相关的农业产业开发等建设内容。通过逐年建设,苗王城景区于2008年10月黄金周全面对外开放。由于实行了“公司+农户”的开发模式,苗王城村可获得15%的门票利润,成为了当地村民增加收入的新的增长点。同时随着苗王城旅游景区的声名鹊起,古朴的苗家山寨和苗族文化走出了深闺,电视剧《边城汉子》、《战士》、《拯救女兵司徒惠》等剧组慕名而来进行拍摄。2009年8月,经贵州省风景名胜区协会、省旅游协会等单位的专家综合评定,松桃苗王城景区荣获“贵州省2009十大魅力旅游景区”称号,2010年被国家文化部挂牌授予为“中国西部影视拍摄基地”。特别是2010年,松桃县委、政府紧紧抓住全省第五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分会场设在苗王城这一有利机遇,县委、政府决定把苗王城景区建设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县财政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毅然投入了一期工程建设资金8000余万元,在短暂的4个月时间内,克服了59天不利气候造成的施工困难,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了平时需要两年时间才能完成的建设任务,成功举办了“苗王古城美?武陵神功奇”系列文化活动和承办了28集大型电视连续剧《风雨梵净山》的开机仪式,获得了省内外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

点击查看原始大图

经济发展

1、2007年,全乡实现国民生产总值4876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8%;共完成财政收入54.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35元,同比增长12%。全乡农作物播种面积6.79万亩;秋冬种作物总播种面积2.14万亩,其中小麦0.21万亩、马铃薯0.52万亩、杂粮0.05万亩,油菜0.55万亩,蔬菜0.27万亩,饲草0.07万亩,绿肥0.47万亩,预留烤烟地0.35万亩。夏收粮食总产量达1635.7吨,油菜产量达358.75吨。良种良法普及率达85%以上,秋冬种作物覆盖率达90%以上(泡冬田除外),其中公路沿线、大田大坝达100%,板田板土及泡冬田翻犁达100%。

2、2007年种植烤烟1500亩,全乡种植小花吴茱萸已达5000亩,茶叶产业发展5000亩,正向万亩茶叶乡镇迈进,发展经果林达1300亩。

3、已在新桥、长征两村实施了养殖小区建设。2007年末生猪存栏数14082头,出栏12140头,牛存栏数6038头,出栏755头,羊存栏数6279只,出栏6209只,家禽存栏40858只,出栏36426只。

4、通过招商引资,招来了浙江武义嘉盛有机茶业有限公司,租赁承包原武陵山茶场2700亩。现正在投入350万元对原武陵山茶场进行改造,新修了厂房,购置了先进的加工设备,盘活了该乡茶叶产业,2007年达200万元。

5、全乡以农业生产种植水稻粮食作物为主,2010年粮食总产量7005吨,人均占有粮298公斤,人均纯收入3565元。产业结构初具规模,种植业方面种:植生态茶园20000亩,生态油茶示范点7600亩,蔬菜示范点3500亩,中药材1500亩,经果林3500亩,金银花1100亩,百合1050亩。畜牧业方面:建有3个养殖小区,全乡生猪存栏数14082头,出栏12140头,牛存栏数6038头,出栏755头,羊存栏数6279只,出栏6209只,家禽存栏40858只,出栏36426只。养殖企业有铜仁东太公司万头野猪养殖场一个,投入资金3000万元,目前有野猪2000多头。加工企业有正大茶厂、正大梵羽茶厂、正大民建茶厂以及梵锦茶业。

特色产业

以旅游业、茶园观光等休闲观光产业为新兴驱动力,结合本地实际,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利用自身优势,努力打造松桃县城和铜仁市区的休闲度假胜地。同时实现了由茶叶生产到茶园观光的产业结构的转变,是实现区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点击查看原始大图

点击查看原始大图

点击查看原始大图

点击查看原始大图

民族风俗

这里是以苗族为主体,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共同生活的家园,这里也是多种文化交织之地,多种民族共同灿烂的民族文化。苗族同胞创造了的文明则是这里的集中代表,有苗族自己的民族建筑、民族服饰、民族语言和民族习俗。

点击查看原始大图

点击查看原始大图

点击查看原始大图

点击查看原始大图

点击查看原始大图

饮食文化

生长在这片土地的人民,在和其他地区一样的吃着大米饭,炒着辣椒土豆的同时,也逐渐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他们创造了米豆腐、绿豆粉、卤鸭子等独具特色的地方小吃,以此来表达人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欢呼。

点击查看原始大图

点击查看原始大图

点击查看原始大图

点击查看原始大图

旅游景点
本地特产
页面已删除或不可用
返回 | 访问首页
访问出错了,请稍候再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