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为芒地,西周至战国属于宋国,为砀邑,战国后期属于魏国。北齐时(555年)废砀县,新设安阳县(今保安山南)。隋更名山城集,属砀山,县治迁至今砀山县城东。唐将山城集命名为保安镇,又叫凤凰城。明代易名为兴隆集,后改名为山城集。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4月,为纪念鲁雨亭烈士为国捐躯更名为雨亭集。抗日战争时期曾一度划属夏永砀县,1947年11月始,划属砀南县。
1949年,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宿县专署砀山县。1952年初重新划回永城县,雨亭集又恢复原名,以山城集称之。1958年改建芒山人民公社,1983年改称芒山乡,1985年提升为芒山镇。
芒山镇于位于豫、皖、苏、鲁四省结合部的永城市北部,经纬度为东经116°51ˊ,北纬34°19ˊ,东临安徽省萧县,西靠河南省夏邑县,南北分别与本市薛湖镇、条河乡相连,地处两省四县(市)结合部。辖区东西最大距离长12千米,南北最大距离宽11千米,总面积71平方千米。
截至2012年4月底,芒山镇辖26个行政村(山城、前尧、后尧、僖山、夏庄、雨亭、磨山、周桥、张庄、柿元、马山、陶山、刘厂、关庄、朱厂、松元、大庄、刘庄、彭厂、郑楼、丁楼、赵楼、姜楼、陈楼、种庄、周庄),98个自然村,206个村民组。
芒山镇为黄淮平原的组成部分,镇域绝大部分是平原,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有芒山、保安山、铁山角、黄土山、僖山、磨山、陶山、马山等组成芒砀山群,约占全镇总面积的五分之一,主峰海拔156.8米。
芒山镇一年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温适中,太阳辐射能量夏多冬少。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雪,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34度,平均积温5289度;月平均气温其余最高,元月最低。年平均降水量871.3毫米,无霜期209天。平均绝对湿度13.8毫米。
土地资源
芒山镇土地总面积107276.9亩,其中耕地50550亩,园地2836.3亩,林地1110.2亩,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1660亩,交通用地3686亩,水域9385.3亩,未利用土地2242亩,人均耕地1.258亩。至2011年底,户平均村镇建设用地666.7平方米,人均146.7平方米。土地开发利用率85%,土地垦殖率98%,土地复垦率60%,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3.5万亩,复种指数300%,粮食播种面积6.65万亩公顷。
生物资源
芒山镇盛产小麦、豆类、谷类、玉米、红薯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而辣椒、何首乌是当地的特产。至2011年底,发展苹果、石榴果林1万亩,油桃温棚2005座,速生杨丰产林1.23万亩。芒山镇畜牧种类有牛、猪、羊、鸡等。
矿产资源
芒山镇域内共有21座山,蕴藏着多种矿产资源:其中水泥灰岩蕴藏量为3776吨,白云岩矿为6835吨,大理石储量为10万立方米,花岗岩为1200万立方米,膨润土储量为92.4万吨,高岭土储量为3313万吨,石英岩储量为1048万吨,水泥红粘土储量为700万吨,煤的储量为3313万吨,可开采量为1926万吨。其中石灰岩分布有14个山头。
第一产业
截至2011年末,芒山镇土地总面积107276.9亩,土地开发利用率85%,土地垦殖率98%,土地复垦率60%,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3.5万亩,复种指数300%,粮食播种面积6.65万亩。芒山镇自盛产小麦、豆类、谷类、玉米、红薯等,其中小麦面积可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65%以上。
1986年芒山撤乡设镇,开展了“双田制”工作,全镇土地由原来的户均7.4块减少至户均3.5块,到1996年,建成小康村7个,小康户4000个。1998年全面封山禁采以后,大力发展林果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到2012年底为止,全镇发展苹果、杂果、桃树等果林1万亩,建设生态园区3600亩,畜牧种类有牛、猪、羊、鸡等,大型养殖场6个,养殖专业村7个,专业户3000多户。
第二产业
20世纪80、90年代,芒山镇依托丰富的山石矿产资源,大力发展石料开采、加工、运输业,主要产品有石料、石灰、石沫、水泥及水泥制品等,最高峰时镇办、村办、联合体和户办企业达3882家,从业者1万余人,企业年产值达5000多万元,利税600多万元。1997年5月,芒山实施全面封山禁采、保护文物措施,工业经济转向以板材、面粉、饲料和石雕为主的加工业上来,以农机具为主的生产上来。2011年全镇有民营企业4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家。
第三产业
2011年游客接待量达120万人。饭店、宾馆、餐饮业门店达百余家,商场、超市等商业、服务业门店达300多个,各种客运车辆达60余辆,旅游从业人员2000多人,外来务工人员300多人,旅游业社会综合效益达9450万元。
芒山镇众多,其中芒砀山最出名。芒砀山是千里豫东平原上唯一的山群,从古至今素有“仙女峰”之美称。芒砀山汉文化旅游区占地十四平方公里,2012年被国家旅游局与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现对外开放的共四大景区:保安山王陵景区、汉兴园景区、夫子山景区、陈胜王陵景区。
著名景点:斩蛇碑、汉高祖庙、大汉雄风、汉梁王墓群、芒砀山汉代礼制建筑基址、夫子崖、夫子山、陈胜墓、芒砀山文庙、郭塔、砀郡遗址、张飞寨;水浒三圣殿、文石塘,御龙泉、紫气岩、赤帝峰、鲁雨亭纪念馆。
为纪念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而立的石碑夜晚用灯光直射即可看到高祖的灵光幻影,被誉为“天下奇观”,汉梁王墓群中柿园汉墓出土的“四神云气图”被中外专家、学者誉为“敦煌前之敦煌”,西汉梁孝王刘武之妻李王后陵,被誉为“天下石室第一陵”。
其它景点:芒砀山汉文化博物馆、芒砀山地质公园。
特色旅游:芒砀山汉傩舞、芒砀山古庙会、刘氏祭祖、汉文化体验。
全国重点镇
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
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河南省“十二五”期间十大文化产业集聚区
河南省第一批重点示范镇
河南省中心镇规划示范
中州名镇
河南省奔小康科普示范镇
河南省特色文化产业镇
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
河南省卫生镇
河南省文明镇
河南省园林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