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坝镇隶属于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位于苍溪县东南部,距县城24公里,苍巴公路横贯镇境,宋江(东河)从北向南流径而过。截至2014年,全镇幅员面积90.7平方公里,辖38个行政村,5个社区,26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2830人,其中城镇人口12560人,城区面积1.85平方公里。
2014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镇。2015年,入选四川省第三批“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据《广元市城镇体系规划调整》和《苍溪县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把元坝镇定位为:县域副中心,区域中心城镇,工贸型城镇。
南北朝梁武帝天鉴八年(509)义阳县建在今元坝;宋、元、明及清道光年间先后隶属牟勒镇、大获乡;清光绪元年隶属东路总保,宣统二年至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起属元坝镇;1934年10月红四方面军在天井村建立区、乡苏维埃政府;1951年成立元坝乡,1958年改公社,1986年改建为元坝镇;2005年4月30日,原店子、张王、金壁3个乡所属行政区划并入元坝镇。
全镇辖5个社区,38个行政村,26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2830人,其中城镇人口12560人。5个社区:建设路社区、望江路社区、店子社区、张王社区、金壁社区38个行政村:庆宪村、张滩村、安全村、马家沟村、裕群村、九盘村、将军村、峨溪村、天台村、天井村、鹤岗村、镜子村、旋子村、玉台村、金鹤村、高清村、红溪村、万红村、井坝村、石垭村、铜鼓村、土门村、白梁村、文昌村、上石村、店子村、青树村、黄梁村、鲜家沟村、西溪村、照观村、风光村、高桥村、金山村、芦溪村、飞马村、峰梁村、平寨村。
生态宜居是元坝镇追求的目标。为此,该镇聘请四川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元坝镇建设总体规划,把提高城镇服务功能,改善城镇人居环境、城镇基设施建设作为工作重点来抓,切实改善城镇基础设施环境,完善城镇综合功能。加快实施“一带(滨河景观带)、两城(东、西两片城区)、三桥(元坝新大桥、老桥、马家浩大桥)、四区(老城中心商贸区、东部北部工业交通物流园区、西部生态居住区、南部休闲旅游区)、五路(迎宾大道、石化大道、东滨路、西滨路、裕九路)”场镇发展规划。[6]
元坝镇党委、政府抢抓元龙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带、天然气开发利用、绵(阳)万(源)高速公路过境和秦巴山区连片扶贫等机遇,高点规划,高质建设,进一步加快推进小速度。新一轮即将上马的元坝滨江防洪河堤工程、滨江大道、杨家坝快速通道和杨家坝小区、叶家湾、原电影院、望江楼等旧城危房建设重点项目,将为建设开放元坝、低碳元坝、生态元坝、宜居元坝、幸福元坝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石化元坝气田:元坝气田位于四川省广元、南充、巴中境内,第一期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592.53亿立方米,是迄今为止国内埋藏最深的海相大气田。元坝气田于2011年8月底正式开建,到年底日产可达1000万立方米以上。在“十二五”期间,该气田有望形成34亿立方米以上的年生产能力。元坝气田初步估计的储量高达5万亿立方米,大大超过普光气田,有潜力成为我国最大的天然气气田。
元坝镇在20年代八九十年代经济发达,拥有两大企业单位:苍溪罐头厂和苍溪剿丝厂。两大型企业员工总数超过千人,商店林立游人逛街购物,元坝经济一片繁华。还有沙砖厂,生化厂,造纸厂,生猪厂等是苍溪重要工业基地。之后元坝遭遇发展瓶颈,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两大大型企业因市场下滑,管理不善倒闭,陷入经济低潮。2000年后,元坝镇人民积极寻求新的方向,市场日益趋暖,投资逐步增加,工农业产值稳步提升,元坝经济日趋活跃,电信、类超市等开始登上元坝街区的主流市场;新街家电卖场增多,生意兴隆。自来水,天然气开始在郊区普及,有线电视,互联网络等走进千家万户。并加强基础建设,镇周边道路全部完成了水泥硬化改造,积极吸引外地公司投资,天然气经营,大棚蔬菜投入等。市场活力增加,促进了元坝经济长足的发展。进入新世纪年后发展明显加快,积极机构改革,社会投资增加,资源型发展突出,医疗,教育投资增加,城区规划,地产项目极大发展,政府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服务意思增强,古老而又年轻的元坝必将迎来一个更加灿烂的未来。
建设生态特色镇”的总体目标,大力弘扬“忠诚理想、开拓创新、克难攻坚、进位赶超”的元坝人精神。依托优势资源,大力实施“生态立镇、产业富镇、工业强镇”战略,强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奋力把元坝建成生态小康新农村建设现行镇和商贸型、宜居型、山水园林生态文明小城镇。
中文名:王健林
别 名:王建林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四川省绵阳市
出生日期:1954年10月24日
职 业:实业家、收藏家、慈善家
毕业院校:辽宁大学党政专修班(三年制)
主要成就:
2013年问鼎中国首富
2014年荣升亚洲第三富豪
亚洲年度商业人物
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全球百名思想家”之一
籍 贯: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元坝镇
妻 子:林宁
儿 子:王思聪
王健林人物记录:
1954年,王健林生于四川绵阳,王健林的父亲王义全是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建国后回到老家四川长期担任地方干部。
1958年,4岁的王健林也跟随父母来到了阿坝州的大金县生活,王健林的小学、中学分别在大金县东方红小学和金川中学度过。
1969年,14岁的王健林成为了森工局下属的营林处的职工。
1970年,在营林处工作了1年的王健林决心要参军。不过他参军的过程却还是费了一番周折。据王健林母亲秦嘉兰回忆,因为阿坝州当时不征收城市户口的青年,所以她就把王健林送回了苍溪老家,在那里上山下乡,就这样,王健林才当上了兵。在去部队前,王健林改掉了自己原先的名字王建林。
1971年,吉林省集安县鸭绿江边的大山深处的军营里来了一批新兵,新兵里面有四川和辽宁抚顺的,班长去挑选新兵时,他先选2个抚顺兵,然后走到一个又小又瘦的新兵面前问他想当侦察兵吗,他没有任何犹豫的说了愿意。就这样王健林成了一名侦察兵。他很好地抓住了由对方抛过来的机会,在往后的人生中,这种不放过任何机会、勇于挑战的性格对他的成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1978年,入伍8年的王健林晋升为排长,并进入大连陆军学院学习。在大连陆军学院学习期间,他多次对部队的教材提出质疑,部分质疑内容被接受而写进了教材。
1979年,王健林从大连陆军学院毕业,由于成绩优秀,留在学院的大队当参谋,后被调到学院的宣传处任职干事,负责动员学院的军士报考党政专修班。
1983年王健林就读辽宁大学党政专修班。
1986年毕业获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位,毕业后,32岁的王健林调任陆军学院管理处任副处长。同年,王健林选择了转业。
1988年,王健林接手西岗区房屋开发公司。对公司进行了整顿,又从老战友那里托关系获得了指标(当时政府限制指标)和银行贷款,在棚户区改造项目中赚了第一笔钱。公司在王健林接手的当年就扭亏为盈,为此西岗区政府给他个人奖励15万元,但他让财务把钱分给了全体员工。
1991年,国家体改委和大连市体改委准备在大连市选择3家企业,作为东北地区首批股份制试点单位。一旦成为试点单位,公司将失去政府编制,从铁饭碗变成泥饭碗,公司高层也从政府官员变成社会人员,当时没人敢这样做,但王健林敢。
1992年8月大连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改制成立大连万达房地产集团公司,国有资本逐渐退出万达,万达也成了王健林的万达。王健林争取并抓住了这次国企改制的机会,这就是王健林的过人之处,有胆也有识,这是他能取得成功的因素之一。
2014年8月13日报道称,中国首富王健林正将其商业帝国拓展到澳大利亚,计划投资17亿澳元(约合人民币97.1亿元)在当地发展房地产项目。
2014年10月6日,据西班牙权威媒体《马卡报》报道,马德里竞技与王健林就入股俱乐部一事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商讨,当天下午该谈判已经达成,具体细节没有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