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为涿鹿县治,唐为矾山县,元初改为矾山镇。1938年宣涿怀联合县政府驻本镇。1958年成立灵泉公社,1984年改矾山镇。1997年,面积148.8平方千米,人口2.1万人,辖东关、南关、北关、大街、肖家堡、马槽沟、燕王沟、李家堡、山兑、六堡、古城、三堡、五堡、水磨、四堡、下七旗、孟家窑、石盆沟、谷家房、龙王塘、上七旗、虸房口、焦家梁、柳树庄、塔儿寺、观音殿、董家庄、田家沟、马洼、苇子村30个行政村。
生态资源独特
矾山生态资源丰富,森林资源优势明显。全镇森林覆盖率达到53.1%,其中东灵山海拔2303米,由于地质地貌条件和气候、土壤、植被的垂直分异,使东灵山区域形成灌丛、森林和亚高山草甸三大生态系统,是华北保存最完好的区域。该资源矾山与北京门头沟区共享,已初具开发规模,素有华北的“小西藏”之称,是避暑和旅游的最佳地方,是一块具有很大开发潜力的“处女地”。
矿产资源丰富
矾山镇区储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磷的地质储量达几十亿吨,省级大型企业——河北省矾山磷矿就座落在这里。特别是矾山镇区内有丰富的矿泉水资源,黄帝泉水源自于地下1700米——5000米的深层水,日流量达4666吨,水温常年保持在12、5°C——13、4°C之间,经国家国土资源部、国家食品检验中心检验,此泉水属含锶质重碳酸钙镁型天然优质矿泉水,可与意大利的“奎拉、莫查”等世界名泉水相媲美。
农业优势明显
矾山镇有葡萄和杏扁两大农业支柱产业,已基本形成规模。杏扁总面积达到27000亩,常年产量可达150万公斤;葡萄总面积13710亩,其中龙眼葡萄6000亩,干红酿酒葡萄7710亩,正常年景产量可分别达到200万公斤和300万公斤。
矾山镇具有5000年的,人文资源深厚。是黄帝、炎帝、蚩尤三大始祖生活、征战和融和的地方,境域汉为涿鹿县治,唐为矾山县,元改为矾山镇,1938年宣涿怀联合县政府驻本镇,1984年复改矾山镇。据《史记》载:“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夺其志,黄帝与蚩尢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现有保存较好的轩辕黄帝、炎帝、蚩尤建都创业的遗址12处,拥有八个中华第一(中华第一古战场—涿鹿之野,中华第一帝都—黄帝城,中华第一泉—黄帝泉,中华第一陵寝地—桥山,中华第一兵寨—蚩尤寨,中华第一祭堂—中华三祖堂,中华第一会盟地—釜山,中华第一营—炎帝营)。黄帝城亦称涿鹿故城,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今南北西三面城墙保存尚好,经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罗哲文、安志敏、王北辰、台湾学者李实等60多位学者考察论证,都认定是5000年左右的建筑。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琪先生说:“一百年的文明看上海,一千年的文明看北京,二千年的文明看西安,五千年的文明看涿鹿”。黄帝城文化旅游区内有黄帝城、黄帝泉、三祖堂、轩辕湖、八卦阵等景点;蚩尤文化旅游区内有蚩尤泉、蚩尤松、蚩尤三寨等景点,北京诺亚产业董事局注册资金5000万元,正在开发蚩尤文化资源。“中华合符坛”点火项目,已被列入北京《奥运经济研究》奥运会重大庆典策划项目之一,目前正在积极争取立项。中华合符坛30平方公里景区建设项目已与首都旅游集团统润公司签订开发合同,目前正在实施之中。
黄帝城,即涿鹿故城,亦称轩辕城,位于涿鹿县矾山镇三堡村北50米处。据《史记》记载,黄帝杀死蚩尤,归服炎帝后,“邑于涿鹿之阿”即建都城于涿鹿山下的平地之上。据传,黄帝城即黄帝所建华夏建一都城。黄帝城为不规则方形夯土城,东西宽450——500米,南北长510——540米,残存城墙高5——10米,底厚约10米,顶厚3米左右。遗址内陆续发现了大量陶器、石器,均以距今五千年左右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为典型,与黄帝所处时代相一致。黄帝泉、蚩尤三寨、蚩尤坟、上下七旗等远古遗存至今保存尚好,为研究黄帝、炎帝、蚩尤人文三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由海外华人捐资兴建的中华三祖纪念堂,古朴凝重,向人们展示了黄帝、炎帝、蚩尤这三位人文始祖的伟大功绩,体现了海内外华人对中华文明的强大凝聚力。中华三祖堂采用唐代建筑风格,堂内塑有黄帝、炎帝、蚩尤大型塑像。并陈列有在涿鹿之野出土的石斧、陶纺轮、石镞等人类早期生产生活用品和战争兵器。墙壁上绘有涿鹿之战、阪泉之战、合符釜山、定都涿鹿四大历史事件的大型壁画。以黄帝城、黄帝泉、蚩尤寨、蚩尤泉以及中华合符坛为主要景点的中华三祖文化旅游区,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炎黄子孙来这里寻根祭祖。
改革开放以来,矾山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全面进步。全镇拥有化工、五金、机械、纺织、塑编、轻工等几十门类工业企业和井巷建筑企业百余家。明矾化工生产有数百年的历史,市直属企业温州矾矿系原化工部18家重点化学矿山之一,被列为“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及全国同行业50家”。近年来相继发展了发酵粉厂,精细化工厂、矾山淀粉厂、鹤龙泉饮用水厂、天湖山矿泉水厂和鹤顶山风力发电场等新企业,引进了同求仪表厂年产值达5100万元。精细化工厂生产的ST防锈料填补了全国精细化工行业的一项空白。井巷建筑业是矾山镇一大特色产业,全镇每年有近万人劳务输出大军凭着高超的技术,吃苦耐劳的精神常年活跃在全国各地承揽冶金,人防、交通、煤炭、水电、矿井、国防等地面、地下工程,其中黄河小浪底工程、长江三峡工程、京九铁路等国家重点大工程当中都凝聚着矾山人的勤劳和智慧。
矾山的农业生产发展较快,全镇耕地面积8369亩,其中水田6371亩,主要种植水稻、蕃薯等,主要经济作物有葡萄,杏,玉米等,在发展林业中,坚持“科技兴林”,逐步成片改造薪炭林为经济林,并积极开展绿化造林,森林覆盖率达52.4%,1998年实现消灭荒山目标。效益农业进一步发展,引进了先进技术、优良品种,开发建立了蘑菇、马蹄笋、花苗圃、盆菜、大棚蔬菜、藕芋、绿竹笋、山羊、肉牛、白鹅等十大农业基地。以矾都畜业有限公司为龙头辐射其他村居形成了浙南最大的生猪养殖基地。
近日,中国侨联确认涿鹿县黄帝城遗址文化旅游区为中国并授牌。这是黄帝城遗址文化旅游区继2011年成功晋升国家4A级景区以来荣获的又一殊荣。也是中国侨联根据《中国管理办法(暂行)》最新确认的27个中国之一。此次我省仅有黄帝城遗址和西柏坡纪念馆两家单位入选,至此,全国共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5个单位和机构被确认为中国。
黄帝城遗址文化旅游区依托中华三祖文化,经过近20年的开发建设,已建成中华三祖堂、黄帝城遗址、中华合符坛、中华文明源三祖文化博物馆、黄帝泉、轩辕湖、英雄时代影视基地七个核心景点和桥山黄帝殿、立马关蚩尤祠、七旗炎帝庙等周边景点。景区围绕“同根同祖同源、文脉血脉相连”主题,把优秀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发挥中华三祖文化在爱国主义教育和改革创新实践中的时代价值,全力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已连续举办了七届世界华人联合祭祖活动,倍受海内外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关注和支持。景区先后被评为河北省文化产业基地、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省三祖同根统战教育基地、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海内外华人华侨寻根祭祖,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的最佳平台。
来源:涿鹿县政府网 发布时间:2016-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