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托海镇处于矿区,矿务局人口占多数,到2000年底全镇居住总人口为601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014人,由汉族、哈族、维族、回族等十七个民族构成,其中汉族2300人,占38.24%,哈族2457人,占40.85%,维族835人,占13.88%,回族336人,占5.58%,其它少数民族86人,占1.42%。哈萨克族和蒙古族牧民,他们住的木屋墙很厚,屋内生有熊熊炉火,很暖和。
可可托海镇是依托稀有金属而发展起来的一个独具特色的工业小城镇,此镇曾是新疆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源头,以前被称作可可托海矿务局(现为稀有金属公司),直属中央管理,为副厅级单位。这里也曾是富蕴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该地三十年代初为游牧区,当时河两岸山清水秀,苍松、翠柳、白桦交错葱郁,为此哈萨克族牧民称之为"可可托海",语意为绿色的丛林。
1935年在此地发现稀有金属矿藏,1951年由中苏合营成立新疆有色公司阿山矿管处,开始大规模开采,到1955年苏方撤离时已基本形成一个矿山集镇,遗留下许多俄式建筑,是一个具有五十多年稀有金属矿产品生产历史,曾经为国家的经济和国防建设作出过重大贡献的稀有金属矿山企业,人口最多时达到3万余人。可可托海黑色金属居全疆之首,全国第二,特别是稀有金属、重金属闻名遐迩,可可托海镇辖区内稀有金属矿早在建国初期便响誉海内外,被称为世界第四大露天矿的“三号矿脉”,含有钽铌、钾、硅等84种矿物,被中外专家称之为“天然矿物陈列馆”。60年代,从三号矿脉开出的矿石就占了我国还苏联外债的三分之一。“三号矿脉”经几十年的开挖,现已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地坑,好似一顶草帽,最深可达200余米,“三号矿脉”现已通过申报获得“国家级地质公园”称号。
可可托海镇拥有大量的俄式建筑,有历史文化名镇的美称,2004年被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街区。这里冬寒夏凉,曾有“中国寒极”之称,是盛夏休闲避暑的理想去处,周边有极为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矿产资源,可可托海东沟旅游风景区是继哈纳斯之后又一处值得开发的精品级风景区。
可可托海镇交通便捷,物业通畅为富蕴县最为繁华的商业流通乡镇,其文化昌盛,名胜古迹众多,自然风光优美。自建镇以来,可可托海镇现存40余处俄式历史建筑,其建筑工艺精湛,独具一格,影响深远。
可可托海镇山水资源非常丰富,环境优越、气候宜人、四面环山,特别是东部——额尔齐斯河大峡谷,那里山环水绕、奇石怪岩,尤其是笔直耸立在额尔齐斯河畔的一座酷似一口大石钟的石山,更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让人感慨万分,无比神往。西部有水草丰腴,辽阔无际的夏季牧场;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伊犁木湖离镇区约2公里处,可可托海电站就建在深136米的石山之下,这里还有1932年发生8级大地震因山体塌陷而留下的约300公里长的地震断裂带;经过这 些年的宣传建设,已初步形成了以额河源、神钟山、“三号矿脉”、夏季牧场、地震断裂带为代表的景点;前几年在额尔齐斯河发现了一枚奇石,约1cm3大小,晶莹透明的结晶体,其结构与已知的晶体结构不一样,因此就以“额尔齐河石”命名,价值在1000万左右,这里有着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可可托海景色不仅秀美可餐,它周围的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是中国有色工业的摇篮,为中国有色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可可托海还是宝石之乡,海兰、碧玺、水晶、紫鸦乌等宝玉石,白云母等非金属更是富集于此,镇内集体及个体珠宝加工销售店铺星罗棋布,各类产品晶莹剔透,甚是诱人,是旅游购物的绝佳之品。
镇上的宝石店固然很多,但不容易区别真伪,购买宝石最好在进山牧民下山回来的时候买,那样的宝石不容易是假的,那些都是按克拉买的,要买的不是真的那就太亏了。
可可托海镇交通便捷,物业通畅为富蕴县最为繁华的商业流通乡镇,其文化昌盛,名胜古迹众多,自然风光优美。自建镇以来,可可托海镇现存40余处俄式历史建筑,其建筑工艺精湛,独具一格,影响深远。
(1) 矿产资源:可可托海镇有世界著名的"三号"矿脉,被世界公认为稀有金属"天然陈列馆",有钽、铌、铍等86种矿产品,可可托海镇还盛产海蓝、碧玺、石榴石、芙蓉石、玉石、水晶等多种宝玉石。
(2) 野生动物、药用植物资源:可可托海镇东、西、北部有大片的原始森林,中草药和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中草药主要有冬虫夏草、雪莲、党参、三七、百合、赤芍、野罂粟、麻黄草、柴胡、五灵脂等;野生动物有雪貂、雪鸡、鹿、野猪、柴貂、灵猫、旱獭、棕熊、雪兔、松鼠等,还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北极鲑、哲罗鲑鱼。
编辑
讨论
分享
新浪微博人人网 新知社腾讯微博开心网 QQ空间
2762
新疆可可托海镇
点击认领
开放分类:国家地名地理城市城镇
可可托海镇,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富蕴县城东北48公里的阿尔泰山间。额尔齐斯河刚好从镇中穿流而过,便是镇名的来历。可可托海,哈萨克语的意思为绿色的丛林。蒙古语,意为蓝色的河湾。这里是全国第二冷极,富蕴的水电部门测出了零下60℃的数据,但未被认可。而在此期间,黑龙江的漠河气象站也测出零下60℃的低温,于是漠河便被定为中国第一寒冷区,而富蕴就只有屈居第二了。编辑摘要
编辑信息模块
中文名: 可可托海镇
所属地区: 新疆 阿勒泰地区
下辖地区: 辖三个居委会,一个行政村
面积: 12平方公里
人口: 6014人
地理位置: 位于阿尔泰地区富蕴县西北部,距县城距离52公里,地理位置为东经88°50′,北纬47°20′
著名景点: 石钟山、三号脉、二厂房、西沟
地方特产: 海兰、碧玺、水晶、紫牙乌、白云母
知名产业: 矿业、旅游业
电话区码: 0906
邮编区码: 836100
地方方言: 哈萨克语、维吾尔语
车牌代码: 新H
气候条件: 温带大陆性气候
目录
1城镇简介
2自然地理
3历史沿革
4发展状况
5发展规划
6
7基础建设
8经济概貌
9人口数据
10主要景观
神钟山
三号矿坑
温泉瀑布
桦林公园
野鸭湖
11旅游推荐
12社会保障
1城镇简介
2自然地理
3历史沿革
4发展状况
5发展规划
6
7基础建设
8经济概貌
9人口数据
10主要景观
10.1神钟山
10.2三号矿坑
10.3温泉瀑布
10.4桦林公园
10.5野鸭湖
11旅游推荐
12社会保障
新疆可可托海镇 -
城镇简介
新疆可可托海镇图册
可可托海,蒙古语意为“蓝色的河湾”,哈萨克语意是“绿色丛林”。发源不久的额尔齐斯河刚好从镇中穿流而过,便是镇名的来历。该镇位于富蕴县城东北48公里的阿尔泰山间,这里是新疆的“冷极”,又是“天然矿物陈列馆”,还是“宝石之乡”。
新疆可可托海镇 -
自然地理
新疆可可托海镇图册
可可托海镇位于阿尔泰地区富蕴县西北部,距县城距离52公里,地理位置为东经88°50′,北纬47°20′,可可托海镇为山地,海拔1200米左右,属大陆性寒温带干旱气候,冬寒夏凉,素有“中国寒极”之称。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气温-37℃,最热的七月份平均气温25℃,极端最低气温-51.5℃。极端最高气温37℃,年平均气温-1.9℃。夏季少雨日照长,冬季风大多雪。年均降水量250毫米,年平均风速1.4米/秒,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冻土深度2.2米,无霜期120天。
东临吐尔洪乡,西接铁买克乡,行政辖区面积为12平方公里。全镇四面环山,额尔齐斯河由东向西流经全镇,将山城分为南北两部分。目前,全镇总人口6000余人,由汉、哈、维、回等七个民族构成,其中汉族占38.24%,哈萨克族占40.88%,维族占13.88%,回族5.58%,其他少数民族占1.42%。镇辖三个居委会,一个行政村。该行政村名为塔勒特村,该村全为哈萨克族,有149户714人,耕地面积2280亩。行政区内有1个大型工矿企业-新疆稀有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和15个行政事业单位。
新疆可可托海镇 -
历史沿革
国家地质公园图册
可可托海镇是依托新疆稀有金属而发展起来的一个独具特色的工业小城镇,此镇曾是富蕴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该地三十年代初为游牧区,当时河两岸山青水秀,苍松、翠柳、白桦交错葱郁,为此哈萨克族牧民称之为“可可托海”,语意为绿色的丛林。1935年在此地发现稀有金属矿藏,1951年由中苏合营成立新疆有色公司阿山矿管处,开始大规模开采,到1955年苏联撤离时已基本形成一个矿山集镇,遗留下许多俄式建筑,是一个具有五十多年稀有金属矿产品生产历史,曾经为国家的经济和国防建设作出过重大贡献的稀有金属矿山企业,人口最多时达到3万余人。
可可托海黑色金属居全新疆之首,排名中国第二,特别是稀有金属、重金属闻名遐尔,可可托海镇辖区内稀有金属矿早在中国建国初期便响誉海内外,被称为世界第四大露天矿的“三号矿脉”,含有钽铌、钾、硅等84种矿物,被中外专家称之为“天然矿物陈列馆”。60年代,从三号矿脉开出的矿石就占了中国还苏联外债的三分之一。“三号矿脉”经多年的开挖,已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地坑,好似一顶草帽,深达200余米,“三号矿脉”已通过申报获得“国家级地质公园”称号。
新疆可可托海镇 -
发展状况
旧时的居民住房图册
可可托海镇拥有大量的俄式建筑,有历史文化名镇的美称,2004年被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街区。这里冬寒夏凉,是盛夏休闲避暑的理想去处,周边有极为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矿产资源,可可托海东沟旅游风景区是继哈纳斯之后又一处值得开发的精品级风景区。
可可托海镇交通便捷,物业通畅,为富蕴县最为繁华的商业流通乡镇。其文化昌盛,名胜古迹众多,自然风光优美。自建镇至2008年,可可托海镇现存40余处俄式历史建筑,其建筑工艺精湛,独具一格,影响深远。
可可托海镇山水资源非常丰富,环境优越、气候宜人、四面环山,特别是东部——额尔齐斯河大峡谷,那里山环水绕、奇石怪岩,尤其是笔直耸立在额尔齐斯河畔的一座酷似一口大石钟的石山,更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西部有水草丰腴、辽阔无际的夏季牧场;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伊犁木湖离镇区约2公里处,可可托海电站就建在深136米的石山之下,这里还有1932年发生8级大地震因山体塌陷而留下的约300公里长的地震断裂带;经过宣传建设,已初步形成了以额河源、神钟山、“三号矿脉”、夏季牧场、地震断裂带为代表的景点;在额尔齐斯河还发现了一枚奇石,约1cm3大小,晶莹透明的结晶体,其结构与已知的晶体结构不一样,因此就以“额尔齐河石”命名,价值在1000万左右。
可可托海景色不仅秀美可餐,其周围的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是中国有色工业的摇篮,为中国有色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可可托海还是宝石之乡,海兰、碧玺、水晶、紫牙乌等宝玉石,白云母等非金属更是富集于此,镇内集体及个体珠宝加工销售店铺星罗棋布,各类产品晶莹剔透,是旅游购物的绝佳之品。
新疆可可托海镇 -
发展规划
逼真的东沟鹰石图册
自从可可托海被命名国家地质公园后,可可托海镇做为阿勒泰北部地区的旅游发展优势日益凸现出来,制定了《十一五发展规划》、编制了《可可托海镇城镇总体规划(草案)》,不断加大了国家级重点小城镇建设的申报力度;调整、修订了市镇总体规划和俄式建筑保护规划;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
在有效保护城镇原有风貌、格局和特色的同时,审慎地改造老城区,建设新城区,做到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兼顾,古建筑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处理好新与旧、传统与创新、保护与建设的关系;同时利用文化资源,合理安排景点建设,充分发挥国家地质公园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优势和效能,努力发展成为旅游业发达、工商业繁荣的独具风格的边陲小镇。
春季(4-5月):干旱多风,温度变化大,降水少。
夏季(6-8月):夏季短、少炎热。光照强、昼长夜短。山区夏季凉爽,月平均气温小于20℃。
秋季(9-10月):秋高气爽,晴好天气多,每月晴天日数平均为21~29天;降水较夏季显著减少,阿尔泰山区7月底即见初霜。初雪日在9月底10月初,9月下旬至11月由阿尔泰山区向南至河谷平原先后形成冻土。
冬季(11月-翌年3月):冬季严寒漫长,积雪厚。阿尔泰山区东部的青河、可可托海一带,冬季各月平均气温均低于零下20度,其中,可可托海最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