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赉诺尔区简称扎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辖区,由满洲里市代管,西北靠满洲里市区,辖5个街道、1个镇,总面积279.5平方公里,总人口90614人(2013年)。区人民政府驻第三街道新政街1号。
扎区位于呼伦贝尔草原西北部,地势西高东低,草原广阔,山峦起伏。呼伦湖位于辖区南部,“扎赉诺尔”(蒙古语“达赉诺尔”之同音异译)是呼伦湖的习惯称谓,意为“海一样的湖”。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凉爽。
扎赉诺尔煤炭地质储量101亿吨,是一座因煤而兴的工矿城市,煤炭、电力、化工、加工制造、商贸物流、文化旅游是扎区的支柱产业。
2014年,扎赉诺尔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0.7亿元,比2013年增长8.2%;地方财政收入6.6亿元,比2013年增长1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00元,比2013年增长7.5%。
扎赉诺尔位于大兴安岭山脉西坡,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西部,地理坐标北纬 49 ° 19 ′至 49 ° 31 ′,东经 117 ° 30 ′至 117 ° 44 ′,东与新巴尔虎左旗接壤,西距满洲里市区 24 公里,南濒中国第五大淡水湖 -- 呼伦湖,北经二卡口岸与俄罗斯赤塔州的阿巴盖图水陆相通。
扎赉诺尔是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城市 -- 满洲里市的工贸卫星城(县级区)。
扎赉诺尔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无霜期短,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为 -1.3 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 280 毫米,平均日照时数 2868 小时 , 平均风速为 4.2 米 / 秒;植被状况良好 , 土壤以暗栗钙土为主 , 养份丰富 , 肥力充足。
扎赉诺尔极为丰富,呼伦大泽、草原风光、文化古迹、灵泉圣水、异域风情“五大景观”别具北国风采,塞外情韵。
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 呼伦湖,烟波浩淼、风光旖旎,成吉思汗栓马桩、神秘的乌兰泡、鸟岛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令人叹为观止。
呼伦贝尔草原辽阔、富饶而美丽,在凉爽宜人的夏秋季节,塞外草原风采神韵,蓝天白云,无涯的芳草中蒙古包点点,牧歌声声,羊群好像白云在茫茫绿海中轻飘漫移,令人情荡神驰。
扎赉诺尔古猿人头骨、拓拔鲜卑古墓群、蘑菇山旧石器遗址、猛犸象化石、金代边壕等映射着 " 扎赉诺尔文化 "丰厚的底蕴,构成了扎赉诺尔独具特色的古文化遗址旅游。
在扎赉诺尔有一处被牧民称为“圣水灵泉”神奇的自喷泉,泉水清冽甘甜、四季长流,该泉水富含十五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有着独特的医疗保健效果,每年都吸引了大批的旅游者。
旅游者在观赏扎赉诺尔美丽的自然风光的同时,还将有机会沿着精心设计的跨国旅游线路走出国门,到毗邻的俄罗斯去领略异国风情。
扎赉诺尔已经建设成为一个集煤炭开采、电力、建材、肉乳制品加工、水产品加工、特种特养、绿色食品开发以及旅游边境贸易并举的新型能源综合开发区。进入新世纪,面对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难得历史机遇,区委、区政府适时地确立了 " 工业立区、种养兴区、贸游活区、经济强区 " 的发展思路,扎赉诺尔各项经济建设事业得到飞速发展。
扎赉诺尔是依煤而兴、依矿而建的典型工矿区,最初的城市布局围绕煤炭产业功能建设,城市布局分散、配套设施滞后、服务功能缺失。为改善的落后局面,让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扎赉诺尔一方面加快老城区改造步伐,加大配套基础设施投入,实施了兴边富民饮水工程;建设了三条横跨铁路贯通南北的立体通道,形成七纵五横的城市路网;结合国家煤矿治理项目和保障性住房政策,先后启动了沉陷区治理、扶贫楼、廉租房及满洲里市最大民心工程煤矿棚户区改造项目,居民饮水难、出行难、住房难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成功引入了步森百货、友谊购物中心、发达广场、庆客隆超市等国内知名商贸品牌,繁荣了老城区商贸产业。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重点实施了小孤山遗址开发、鲜碑古墓群保护、国家矿山公园建设等项目,扎赉诺尔万年古老文化、千年草原文明、百年矿山历程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另一方面为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拉大城市发展框架,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围绕中优西扩的总体构想,扎赉诺尔区加快推进新城区建设步伐,并逐步将新城区打造成为行政、文化、商务、宜居的核心区。目前新区党政机关办公大楼、博物馆、疾控中心综合楼、消防二中队营房、公园小区相继建成投用。启动了建设大厦、检察院办公楼、两馆一校、煤矿棚户区改造等工程,新区建设初具规模。同时,注重将自然风光同人文底蕴融入新区建设当中,历时两年精心建设集弘扬古老文化、观光休闲娱乐、生态环境保护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大型文化主题公园猛犸公园,这也是加快培育发展文化旅游支柱产业的重要举措;围绕扎赉诺尔文化精髓修建了新区飞马广场,腾飞石柱上诠释了煤炭、电力、化工、加工制造、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六大支柱产业,铭刻着扎赉诺尔辉煌灿烂的发展历程,励志于富裕、文明、开放、和谐扎赉诺尔的科学崛起。 扎赉诺尔一城两区的城市框架基本形成,按照有收有放、量力而行、适度超前、建管并重原则和两高一精方针,逐步将扎赉诺尔打造成产业振兴、开放繁荣、生态宜居、富裕文明的能源转化工业城。
扎赉诺尔原音为"达赉诺尔"。
扎赉诺尔区图册蒙古语意为"海一样的湖泊"原指达费湖及其周围的地。清末俄人承修东清铁路在定站名时,将"达赉诺尔"误读为"扎赉诺尔"。随后以讹传讹又将煤矿名、地区名均叫成了扎赉诺尔。闻名于世的达赉湖就在满洲里市扎赉诺尔矿区。早在一万多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在扎赉诺尔东露天煤矿挖掘的人头骨化石,经考古学家研究定名为"扎赉诺尔人"。属于旧石器晚期或中石器时代。"扎赉诺尔人"处于更新世末期到全新世早期。70多年前,扎赉诺尔煤矿工人在作业中发现,在地层下有原始人类遗留下来的文化遗物,这一现象引起了中外考古学家的密切关注。从1927年开始,中外考古学家就怀着寻觅古迹的激情,来到这块让世人瞩目的石器时代的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先后有俄国人巴娄夫斯基、多尔玛秋夫,法国的德日进,日本的远藤隆次、赤崛英三、加纳金三郎等。扎赉诺尔煤矿副矿长顾振权先生,在1933年找到了第一个较为完整的人头骨化石。为研究扎赉诺尔人,随后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地质学家和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先生,曾三次来扎赉诺尔进行地质调查和考古研究,并在1944年和日本的远藤隆次又发现了第三号人头骨。
从1933年发掘出第一个扎赉诺尔人头骨化石后,迄今己陆续出土16个。其中有13个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发现的。在这16个头骨化石中有3个复原后比较完整。其中一个是青年女性,一个是青年男性,一个是中年男性。他们属于从原始人到现代人转变过程中的古人类,具有眶骨粗壮、颧骨突出、门齿呈铲形、内侧呈弧形等特点。考古学界定名为"扎赉诺尔人",据鉴定均为蒙古人种。
此外,中年男性的头骨特别奇特,额头平而狭长,并有一条宽线的凹槽,圆而尖的后脑勺朝后上方耸立着。有人称它为"橄榄球",更有人称其为"龙头"。考古界把这类头型称为"宝塔头",是人工变形的结果。荷兰古人类学家孔尼华认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变形头骨。根据民族学资料记载:这种头型是原始人类美丽的象征。这和原始人类创造的壁画、浮雕和装饰品一样,是现实生活在美学艺术上的反映。一万多年前"扎赉诺尔人"这种缠头的风俗,就象现今大洋洲美拉尼西亚部分岛屿上的居民一样,至今还保留着这样一种习俗。当婴儿出生后不久,就用一条长长的布带子将额部裹紧,再用细绳子将头部扎实,就这样几个月之后,头颅就开始变形。这种人工变形的头骨,在北京周口店出土的距今1·8万年前的山顶洞人化石中已有发现。近代的印第安人、日本的师夷人至今仍遗留着这种习俗。难怪有考古学家认为:人类起源于南方,那儿天气温暖、食物丰富,只有在掌握了人工取火和缝制衣服很久以后,人类才会逐渐向严寒地带迁徙;扎来诺尔可能是人类迁徙的中转站。古人类由华北来到这里,有些人北往西伯利亚,西往蒙古,东往朝鲜日本;再往东,横过一万年前还是冰原的白令海峡,进入美洲,创造了古老的印第安文化。这种说法只是"可能"还需商榷。"扎赉诺尔人"就是"扎赉诺尔人"!虽说有一部分"扎赉诺尔人"飘洋过海远离了故土,散布到世界各地,他们又将"扎赉诺尔文化"带到了那里,重新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但仍有一大部分人遗留在这片水草丰茂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宝塔头"形的出现
虽说与周口店的山顶洞人有某种内在的联系,但它确是"扎赉诺尔人"的象征。但我们很难想象,在那个时代,人们是怎样将这条"宽带或许是兽皮带、或许是带有纤维性质的树皮带)经过精心打磨,而使其变得柔软又光滑。同时还要在这条宽带上镶嵌玛瑙;碧玉或蚌珠研磨而成的装饰品,使其光泽耀眼,美丽异常,把这样一条"宽带"包勒在头上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和多少个日日夜夜辛勤而又艰苦的劳动啊!
经过复原的中年男子汉,他有着扁平的颜面,粗壮的眉弓,不十分隆起的鼻梁和较宽大的下颌,再佩戴上一条珠光宝气闪烁、随风飘忽的宽带,通过他那饱满的肌肉,可以看出他强悍、雄健的体魄和同大自然搏斗的力量,就象今日呼伦湖畔草原上能骑善射、饱经风霜的老牧人一样坚强。再从他那炯炯有神的双眼中以及朝后上方耸立着的圆而尖的后脑勺上,似乎我们又听到了"扎赉诺尔人"是"龙的传人"的美丽的传说。人们在讲述着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达赉湖畔的草原上,居住着老姆和她的九个儿子。儿子们个个都生得龙晴虎眼,身体雄伟、健壮。他们每天都到北山采果、南山狩猎,生活得十分幸福。一天夜里,老姆突然梦见一条黄金龙驾着祥云飞进了洞穴中。只见它在空中盘旋着凑到老姆的身旁,十分柔情地说:"老姆,你己有了九个儿子,我要再送给你一个。将来他就是人皇!"说着黄金龙将那颗硕大的头仲向老姆怀中,化作一团五彩祥云缠绕在她的身边。老姆又惊又喜,醒来后原来是一个梦。说来也怪,就在老姆梦见黄金龙之后,又生下了第十个儿子。老姆对他当然格外疼爱。她瞅着这个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眉弓粗壮、下颌宽大、圆而尖的后脑勺朝后上方耸立着的儿子,心中不由又想起了梦中的情景。为了拴住这个心肝宝贝,就将一条宽宽的兽皮带精心打磨后又馕上了经过研磨的玛瑙和碧玉,使得宽带更加耀眼夺目。然后将它缚在了老十的头上。老十渐渐长大了。他不但出落成一个潇洒、英俊的小伙子,而且成了一名采皋、射猎的好汉。族人们都十分敬慕他。一天老十在南山遇到一个人熊,与它大战了三天三夜之后被人熊抓得遍体鳞伤,昏了过去。就在人熊要撕咬老十的时候,突然一条巨龙凌空而下,摔死了人熊,驮上老十将他送回了老姆洞穴的草坪上。
"老姆和族人们仰望着高空中的黄金龙,一齐叩谢它的救命之思。黄金龙俯下身子,开口道:"老十没有辜负我的期望,我要将身也的血再次滴入他的体内,使他更加勤劳、勇敢。"说着用它巨大的龙爪抓破前胸,一滴滴殷红的鲜血滴落在老十的伤口上。老十苏酲了,他霍地站立起来,越发健壮了。黄金龙在天空中对众人说:"而今老十身上己经流遍了我的血,他就是我的儿子。从今后,神州大地上黄皮肤、黑头发、黑眼晴的人都是我龙的传人!"人们欢呼着,自此老十当上了人皇。龙的子孙一代又一代的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一直传遍了神州大地,直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