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潭门镇,地处琼海市东部沿海,距嘉积主城区20公里,它东面环海,南潭门镇 ,邻博鳌,西接嘉积,北连长坡。全镇辖14个村委会(其中沿海村5个),220个村民小组。全镇以农业为主发展远洋捕捞,沿海养殖对虾、鲍鱼,种植菠萝、荔枝、胡椒、槟榔、椰子、反季节瓜菜、水稻,工业以贝壳加工为主。
潭门镇通过镇内县道和S219与琼海高铁站和博鳌高铁站相通 ,路程约20公里,车程约30分钟;此外,琼海汽车站开通直达潭门的乡镇大巴,车程约30分钟;琼海、博鳌高铁站每天约有22班列车开往三亚、海口、美兰国际机场,车程41分钟至60分钟不等。海南东线高速在琼海境内共有四个出入口,其中大礼、万石、大锡三个出入口距离潭门镇区较近,潭门镇区距大礼出口25公里,车程45分钟;距万石出口26公里,车程约45分钟;距33公里,车程56分钟。潭门大桥建成后,潭门镇与博鳌镇的联系更方便,同时将龙湾港、潭门镇中心、博鳌镇连成一线。
根据《琼海市十二五规划》,建设博鳌机场,机场开通后,博鳌机场到达潭门中心渔港车程20分钟左右。规划区初步形成了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交通便利,可进入性较强。
2011年潭门镇大胆调整产业结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深远海捕捞生产为龙头,大抓热带高效农业,带动乡镇企业和地方加工业,促进了全镇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全年生产总值达到8.76亿元,比2010年增长10%,农业总产值(含渔业)7.81亿元,比去年增长10%。乡镇企业总产值9458万元,比去年增长8%;镇财政收入1036万元,农民人均生产性纯收入5719元。
南海,包括黄岩岛在内,被当地渔民称作“祖在黄岩岛捕捞作业宗地”,是他们世代讨生活的地方。渔民陈则波夫妇把黄岩岛称作第二个家 。除近海捕捞外,潭门镇渔民基本以黄岩岛为主进行海洋捕捞活动。潭门也被称为全国最大的贝壳交易市场之一。
赶海节:每年伏季休渔结束时,潭门镇渔民出海开始大型捕鱼作业前都会举办盛大的祭海仪式。据潭门镇旧县村的村民说,潭门渔民自古以来就有开捕祭海的民俗。每年中元节,渔民们都会自行张罗传统节日,拜祭龙王、海神娘娘和古时祭祀斗海盗战风浪的108位渔民,祈求保佑在新的一年里人、船平安,获得大丰收。
祭海仪式上还有舞狮、鲤鱼灯表演,潭门镇船老大登上渔船高处吹响号角,预示着潭门将获海神庇佑,这个祭海活动从明朝沿袭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还会举行渔民生活技能大赛,展示潭门渔家风情小镇的历史文化特色,体现了当地渔民生产、生活的海边渔家渔耕文化。
[chē qú],最大的壳可达1.8米,重约250千克,是一种海洋最大的贝类。一扇大的砗磲贝壳,可作婴儿浴盆。贝壳很厚,略呈三角形,两壳相同。壳表面白色,十分粗糙,具有5条粗大的覆瓦状放射肋,生长轮脉明显,在贝壳表面形成弯曲重叠的皱褶。
砗磲加工成工艺品,像象牙一般洁白,又像和田玉一样温润,还有贝类特有的珍珠光泽,硬度适中,非常适合雕琢。已成潭门镇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形成捕捞生产销售规模体系,但是砗磲已经被国家列为一级濒危物种,以后渔民不能捕捞活的砗磲,只能捕捞自然死亡后的,砗磲要在海中生长几百年才能达到一米以上,因此以后砗磲将越来越稀少,价格也将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