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微报 - 水冶镇——龙抬头

水冶镇——龙抬头河南庙会2000人同吃大锅饭

赞(2浏览数:2110

分享到创建人:都是天使惹的祸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这一天,河南省安阳县水冶镇阜城附近的白龙潭庙会盛况空前。周边十里八村的老百姓至此聚会,形成了白龙潭庙会,有抬歌、秧歌队等民间文艺演出祈盼新的一年风调雨顺,最为壮观的要数中午的“大锅饭”了,庙上早早准备了好几口大锅,做好了大锅饭(糊涂面条)。数千人争先恐后用餐,场面十分状况。这个庙会所在镇水冶镇位于安阳市西20公里处,是晋、冀、鲁、豫四省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因北魏时期“以水鼓风冶铁”而得名,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素有“银水冶”之美称。素有“银水冶”之美称。便利的交通和举足轻重的地理位置,使水冶镇成为豫北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工业重镇,并被省、市确定为安阳市新型的卫星城镇。水冶镇还是顾长卫《孔雀》的主要外景地,当年曾在电影《孔雀》中担任制片、负责外联的安阳大学教师张晏卿当初受《孔雀》剧作者李樯委托,在安阳城里四处寻找上世纪70年代的遗迹。最终,导演顾长卫选择了把安阳县水冶镇作为主拍摄基地,因此水治镇赢得了“孔雀镇”的美名。 2014年8月4日省民政厅正式下发批复,同意撤销水冶镇、蒋村镇,设立新的水冶镇,以原水冶镇和蒋村镇行政区域为新设水冶镇的行政区域,总面积达到97(水冶46,蒋村51)平方公里,总人口将达到24(水冶20.7,蒋村3.2)万人,管辖村居达到59(水冶35,蒋村24)个。 点击查看余下全文
全部成员»小镇成员1人
h申请加入小镇成员
动态
水冶镇——龙抬头河南庙会2000人同吃大锅饭介绍
1、历史沿革

1958年建水冶公社,1975年改镇。1997年,面积33.3平方千米,人口13.5万,辖南关、东街、西街、南街、阜城东街、阜城西街、阜城南街、阜城北街、果元、向阳、井家庄、西蒋、天池、茶棚、彰武、东古庄、西古庄、南段、北段、阳郡、姬家屯21个行政村和东北街、北关、小东关、老城区4个居委会。2002年12月28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2]123号):将水冶镇的北彰武村划归安阳市龙安区管辖。2014年8月4日,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河南省民政厅下发了《河南省民政厅关于调整安阳县水冶镇蒋村镇行政区划的批复》(豫民行批〔2014〕35号),同意撤销安阳县水冶镇和蒋村镇,设立新的水冶镇,以原水冶镇和蒋村镇行政区域为新设水冶镇行政区域。新设水冶镇人民政府驻水冶镇辅岩路102号。[2] 此次行政区划调整后,水冶镇行政区面积由原来的46.07平方公里增至91.14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12.89万人,所辖建制村由原来的17个变成现在的41个,所辖居委会个数不变,仍为18个,新设水冶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

2、基本概况

水冶镇位于安阳市区西20公里处,属安阳县管辖。全镇幅员面积4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8平方公里,辖北关、北街、老城区、东北街、小东关、东街、南关、南街、井家庄、向阳、西街、西蒋、阜东、阜南、阜西、阜北、姬家屯18个居委会,果园、东古庄、西古庄、南段、北段、阳郡、茶棚、天池、下河、寨子、南固现、北固现、西麻水、东麻水、南麻水、许朴、石棺17个行政村,总人口20.1万人(其中城区人口13.5万人)。

水冶历史悠久,交通便利,区位优越。水冶是个千年古镇。因北魏时以水鼓风冶铁而得名,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冶炼之源、名相故里,国母故乡。水冶是个文化名镇。镇内有保存完整的明清一条街、五门五关十三圈、李洪伯故居等古建筑,有宋代梅花碑、珍珠泉等名胜古迹,是电影《孔雀》、电视剧《二叔》、《兵变1938》等影视作品的主要拍摄地。

水冶是个工业大镇。在计划经济时代,曾是安阳县乃至安阳地区的工业基地,镇内拥有省、市、县属企事业单位120余家,最辉煌时,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占到过全县的70%。现有工商企业2981家(户),工业企业181家,其中较大型的钢铁冶炼企业6家,建材企业5家,轻纺企业3家,限额以上企业50家。水冶是个商贸重镇。因地处太行山出山口,历来是晋冀豫三省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素有“银水冶”的美誉。个体工商户2500余户,三产从业人员30000余人。

2011年,水冶镇连续7年保持了全省综合实力百强乡镇第一名。先后荣获“全国重点镇”、“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镇”、“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镇”等称号。水冶镇的快速发展也引起了上级的高度关注,省城镇化建设会议明确提出要把水冶镇建设成为具有特色的小城市。安阳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要把水冶镇建设成为具有区域性影响力的中等城市,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借助晋豫鲁铁路大通道在水冶镇设有编组站这一运输成本的优势,将全省淘汰压缩下来的钢铁发展空间集中用于水冶,建成全省精品钢生产基地。中央六部委确定水冶为强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

2007年全镇GDP完成55亿元,企业总产值完成175亿元,工商税收完成5.3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7350元,连续四年保持了全省经济综合实力百强乡镇第一名的位置,并跨入了综合发展水平“全国千强镇”行列。

水冶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工业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势头迅猛,形成了以钢铁为主导,建材、化工、轻纺、煤炭等多业并举、多轮驱动的工业经济发展格局。城镇建设日新月异,服务功能逐步完善,初步形成“三纵六横”的道路框架,总里程达35公里。专业市场繁荣昌盛,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3、二月二白龙潭庙会

点击查看原始大图

农历二月初二,相传是“龙抬头”的日子,每年的这一天,河南省安阳县水冶镇阜城附近的白龙潭庙会盛况空前。相传白龙潭的潭水一年四季不会干枯,周围老百姓在地里干活时口渴了都到这里取水喝,这里的水甘甜可口,且一直取水也不会干枯,如遇大旱之年,周围各村的老百姓都会到此烧香祷告,求白龙爷降雨,且一求即灵。

点击查看原始大图

农历二月初二那天,方圆数十里的男女老少,善男信女都聚集在白龙潭庙里或白龙潭周围,形成了白龙潭庙会,有抬歌、秧歌队等民间文艺巡游表演,以祈福国泰民安,人寿年丰,百业兴旺。中午,庙上支起大锅做饭,让来这里赶庙会的香客免费吃饭。最为壮观的要数中午的“大锅饭”了,庙上早早准备了好几口大锅,做好了大锅饭(糊涂面条)。数千人争先恐后用餐,并引来了各地摄影人的竞相“猎奇”。

点击查看原始大图

点击查看原始大图

4、水治抬阁——非物质文化遗产

抬阁和灯盏是水冶镇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艺术表演,集历史故事、神话传奇于一体,融绘画、戏曲、彩扎、纸塑、杂技等艺术为一身的汉族传统民俗舞蹈。在木制的四方形小阁里有两三个人扮饰戏曲故事中的人物,由别人抬着游行。抬阁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抬阁的种类繁多,各地抬阁的艺术形式各有特色 ,以金坛抬阁、徽州抬阁、广东抬阁、安阳抬阁和山西平阳《抬阁》最为著名。

点击查看原始大图

图为小朋友被家长安置在一丈多高的钢筋架子上表演抬阁。(毕兴世 摄)

2000多年前的春秋 战国时期,安阳一带战乱频繁,有一年,孔子周游列国途经此地,有感于当地民风淳朴,不仅希望两地结缘,同时希望远离战争。孔子临行时,村民们击鼓相送,并选择唱歌好的男童、女童,由众人抬到高桌上,边行边唱,以让远去的孔子能回望到高桌上的歌舞。

点击查看原始大图

后来,村民们在喜庆自娱时,仍沿用了这种歌舞形式。因为是抬着歌舞,故名“抬歌”。经过不断的传承演变,后来,艺人们将高桌装饰成亭台楼阁的样式,给人以空中楼阁、云里雾里的感觉,故更名为“抬阁”。又因在高台上演出,也称“台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抬阁艺人们的制“阁”手法不断创新,“阁”也逐渐向高、峭、奇、险、美的方向发展。抬阁艺术已发展成为集戏剧与杂技为一体,集木艺、铁艺、画艺、扎艺、布艺等于一身的成熟高台表演艺术形式。

5、经济发展

紧紧围绕“工业强镇、三产富镇、文化兴镇、依法治镇,按中等城市建镇,增强自我城市化实践意识”的发展战略,坚持“只有产业做大,水冶才能做大;只有产业做强,水冶才能做强”的理念,大力营造新平台,推出了“四城三带”新举措,即:建设钢铁城、化工城,改造老城,建设新城,建设安林路、辅岩路、珠泉河两岸三条经济带,从而为全镇增添了勃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工业经济优势凸现,乡镇企业发展迅猛。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加大企业技改力度,拉长产业链条,优化钢铁产业结构。形成一批钢铁龙头企业,年产生铁300万吨、钢坯200万吨,成为安阳市的钢铁生产基地。优质炼钢生铁、铸造生铁、球墨铸铁等主要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全镇共有大型钢铁冶炼企业7家,建材企业7家,造纸企业8家,轻纺企业3家,形成了以钢铁冶炼为主导,建材、化工、轻纺、煤炭等多业并举,多轮驱动的工业格局。城镇建设日新月异,服务功能逐步完善。新建和改造了多条城市化道路,全镇基本形成 “三纵六横”型道路交通网络,总里程达260公里。.一批居民集中住宅小区相继建成,总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公园、广场、车站等公共设施和供气、供水、供电、通讯网络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全镇日供水量达6万吨,供电量达3.7亿千瓦时,电话普及率达64.8%,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75.5%,引入了天燃气工程。专业市场繁荣昌盛,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充分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商品集散地优势,加快培育市场体系,走商贸发展型路子,大力发展新兴三产。全镇非公有制经济达到1803个,从业人员达3万余人。各类专业市场达20多个,大型批发市场8个,大型连锁经营店16家,大型超市5个,餐饮服务业达160余家。全镇有客车近200辆,日客流量高达8000至10000人。

6、互联网+基层服务

来源;水治镇政府网

为解决村级组织存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强、服务意识淡化、服务内容片面、保守等问题, 进一步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增强党在农村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水冶镇结合实际情况,以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为载体,引进“政企社共建模式”,并围绕水冶镇发展的主导方向,融合“”概念,打造具有水冶特色的“政务+商务+社会治理”新模式。

“政企社共建模式”将在全镇所有村级便民服务中心通过“”的形式把行政服务、市场服务、公共服务融入到基层服务中,实现政务服务、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党员教育、农民培训、民情收集、公益活动等七大服务,实现方便群众、降低群众生活成本、提高党群素质、拓展群众就业,促进村民增收五大好处,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1、政务服务:将100多项政务服务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植入到村级便民服务中心,通过便民服务中心代办员,帮助村民办理政务服务,提供政策咨询、流程代办、网上预约、表格下载等服务:如低保户申请、网上盖章、网上签收、立项审批、医保缴费等服务事项。

2、电子商务:通过代办员帮助村民进行网购,节约老百姓生活成本,节省开支,如充话费、家电购买、团购活动等;也可搜集本地农产品,在网上进行销售,打开农产品销售的另一条渠道,促进增收致富。

3、金融服务:由合作银行提供小额贷款、助农取款、个人或家庭理财等服务,方便老百姓日常生活。

4、党员教育:通过搭建“1131”智慧党建平台,将“互联网+”融入到党员的日常教育当中,重点解决党员理想信念的教育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问题,引导党员自觉增强宗旨意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5、农民培训:开展电子商务培训,提升农民创业技能,引导村民自主开办网店,此外也提供其他培训类服务,如劳动技能培训、乡村文明知识讲堂等。

6、民情收集:通过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代办员与群众的零距离接触和生产生活方面的服务,准确收集到民情民意,为党和群众之间架设起“连心桥”。

7、公益活动:以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带动社会氛围,引导村民开展一系列公益活动:慈善募捐、志愿者行动等,提升农村正能量。

截止目前,已挑选20个村作为试点先行先试,每个村居的便民服务中心统一设计便民服务标志、统一制度、版面、硬件设施,并挑选了责任心强、熟练电脑、了解网购、乐意服务的工作人员担任专职代办员服务群众,进行打造“水冶模式”的探索工作,年底实现所有村居全覆盖。

7、五年打造30万人新城

2015年河南省政府印发《河南省重点镇建设示范工程实施方案》选择将安阳县水冶镇作为河南省第一批重点示范镇。争取到2020年,水冶镇发展成为10万人左右的小城市。培育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经济繁荣的特色商贸大镇、现代工业强镇,建设一批具有文化特色、环境优美的历史文化名镇、美丽宜居小镇,为小城镇发展积累经验,带动提升全省小城镇建设和发展水平。

以下文字来源:安阳网-安阳日报

从财政收入一骑绝尘,到挑梁走前,一枝独秀,中原名镇水冶镇在省、市、镇域经济千帆竞发的发展跨越中遥遥领先。去年,该镇入选我省首批重点示范镇。1月6日,安阳县水冶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称,该镇已制定建设示范工程实施方案,水冶镇将用五年时间打造成30万人口宜居新城。

建设如火如荼 新城渐露雏形

1月6日,在安阳县水冶镇辅岩路东段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加紧作业,铺设雨水管网。据有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于去年9月10日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开始招标,10月8日开标,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40%。而在水冶镇铁东路南延,结合总体规划修编情况,道路宽度修改为36米,目前该处土地清表已完成,地下管网正在铺设。

“永通大道、西街敬老院等项目已经竣工。”该负责人介绍,其他一些项目都在紧张建设中,“长宁大道、安阳县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珠泉河整治二期工程等项目都已经完成工程量的60%以上。2016年计划实施项目的设计、招标等准备工作也在进行中。”

走进水冶镇,规划整齐的道路、崭新的文化广场……这座新城渐渐显露雏形。

明确战略定位 打造“水冶模式”

之前,水冶镇面积仅30平方公里,总人口18.7万,行政区域与人口规模、经济总量矛盾特别突出,成为改革必须破解的藩篱。2011年,水冶镇周边乡镇所属的10个行政村调整划入水冶镇。2014年,经省民政厅批准,水冶镇、蒋村镇合并成立新的水冶镇。合并后,水冶镇幅员达到97平方公里,下辖行政村59个,人口24.1万,区划调整破解了该镇发展空间狭小的难题。

该负责人介绍,水冶镇明确了安阳市“1+4+1”都市圈重要城市功能组团,安阳县西部经济、文化、商贸、金融中心,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核心功能区和以钢铁冶金、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河南省重要新型工业化基地的战略定位。水冶镇立足“建设新城镇、营造新环境、推进新跨越、打造新水冶、再塑新形象”的目标,助推城建带动、工业拉动、三产联动、产城互动、文化促动,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立新城”的时间表,计划五年后建成具有30万人口规模的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充满活力、生态宜居的新兴城市。

“只有长远谋划,才能解决水冶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承载能力不强的问题,形成以城带乡、乡村联动、辐射周边12个乡镇50余万人口一体化发展的格局,为全省建制镇发展提供可借鉴和推广的‘水冶模式’。”该负责人称。水冶镇将重点推动“六大板块”建设(打造建设新城、提升改造旧城、开发保护古城、建设钢铁精深加工园区、煤炭能源开发园区、安西物流园区),打造“两个生态公(庄)园”(珍珠泉公园、双全水库农业休闲庄园),保护开发“三条水系”(洹河、珠泉河、汾洪江),并以此做好6条道路两侧城市规划设计,细化完善市政管线、道路交通、公共服务、环境保护、两河景观及城市道路两侧设计等各类专项规划编制。

8、省百强镇桂冠十一年

全省乡镇2007年度经济社会发展前100名评价结果揭晓,安阳县水冶镇位居第一。这是水冶镇继2004年、2005年、2006年连续3年成为全省2000多个乡镇中最具实力的乡镇后,再次夺得百强乡镇桂冠。与此同时,经中国乡镇工作委员会课题组评选,该镇又入围“2008年中国乡镇综合实力500强”,居第439位。

2008年,水冶镇在河南百强乡镇评比中再次榜上有名,与中牟城关镇并列获得第一名。

2009年,再次获得河南百强乡镇首位!

2010年,水冶镇在河南百强乡镇中再次位例首位。

2011年,安阳县水冶镇已被确定为全国25个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制度改革试点之一。为进一步增强水冶镇的辐射带动能力,2011年9月6日,安阳市十次党代会将曲沟镇的南固现村、北固现村、寨子村、东高平村和蒋村镇的下河村、南麻水村、东麻水村、西麻水村、许朴村、石棺村等十个村庄整体划给水冶镇。

2012年,安阳县水冶镇再次位列河南省百强镇第一名。

2013年,安阳县水冶镇保持强势尽头,再度位列河南省百强乡镇第一名。

2014年,河南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正式发布《2014年河南省百强乡镇评价报告》,安阳县水冶镇、巩义市回郭镇、荥阳市豫龙镇等分列百强乡镇前三位,而有关数据显示,安阳县水冶镇已经连续十年当选河南百强乡镇之首。

省百强乡镇桂冠

2015年11月10日,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发布2015年度河南省百强乡镇榜单,安阳县水冶镇再次排名全省综合实力百强乡镇第一名,实现十一连冠。

旅游景点
本地特产
页面已删除或不可用
返回 | 访问首页
访问出错了,请稍候再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