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微报 - 湘西北民族小镇—

湘西北民族小镇——瑞塔铺镇

赞(17浏览数:55754

分享到创建人:彭福林

瑞塔铺镇隶属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距桑植县城东部8公里处,距张家界市38公里。瑞塔铺镇东与空壳树乡接壤,南与张家界永定区、武陵源区交界,西与桑植县城澧源镇相邻,北与芙蓉桥、六家坪毗邻。全镇总面积1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337亩,辖21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总人口28805人。瑞塔铺镇是中国解放前红六军团指挥部所在地,也是红二、六方面军长征出发地,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中国花灯之乡”。从瑞塔铺镇的整体发展特色来讲,工业是支撑瑞塔铺镇发展的重要支柱,交通商贸是拉动瑞塔铺镇发展的经脉网络,土家白族风情是创新瑞塔铺镇文化的活土壤。 点击查看余下全文
全部成员»小镇成员1人
h申请加入小镇成员
动态
湘西北民族小镇——瑞塔铺镇介绍
查看更多S
1、基本信息

瑞塔铺镇隶属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距桑植县城东部8公里处,距张家界市38公里。瑞塔铺镇东与空壳树乡接壤,南与张家界永定区、武陵源区交界,西与桑植县城澧源镇相邻,北与芙蓉桥、六家坪毗邻。全镇总面积1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337亩,辖21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总人口28805人。瑞塔铺镇是中国解放前红六军团指挥部所在地,也是红二、六方面军长征出发地,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中国花灯之乡”。

从瑞塔铺镇的整体发展特色来讲,工业是支撑瑞塔铺镇发展的重要支柱,交通商贸是拉动瑞塔铺镇发展的经脉网络,土家白族风情是创新瑞塔铺镇文化的活土壤。

2、小镇历史

1、别名“水獭铺”的由来

瑞塔铺古名“水獭铺”。相传,船背山下溪沟两岸古木参天,绿树成荫,沟内生长大量珍稀动物---水獭,溪沟两旁有不少人家,住房多为开铺,故名“水獭铺”。清朝末年,水獭铺三名陈姓贡生认为水獭是兽类,名之不雅,于是倡议以“水獭”谐音更名。三名贡生考察得知,与水獭铺相距不远的刘家坪,古名珠玑塔,其名来源与阳岐山(今杨旗山)有关。阳岐山(今瑞塔铺镇杨旗山)位于水獭铺北郊,山中有黄龙泉、白龙泉两个仙洞,“仙凡有求,龙必有宝”,有说,白龙泉之宝在珠玑塔,黄龙泉之宝当在水獭铺。恰好水獭铺有7级佛塔,佛塔正“瑞气”上升,是吉祥之塔,遂将“瑞”、“塔”二字附会,更名“瑞塔”。后因店铺兴旺,取吉祥之义,名为“瑞塔铺”。

瑞塔铺解放前曾改名为达泉乡,解放后先后更名为瑞塔铺乡、东方红公社、瑞塔铺公社、瑞塔铺白族乡,直到1998年区划调整时才由原瑞塔铺白族乡和原新村坪乡合并为瑞塔铺镇。

2、繁荣的商贸

瑞塔铺境内公路四通八达,桑--张、桑--慈、桑--官公路分东、西、南、北纵贯其境,即将建设的黔张常铁路穿境而过。瑞塔铺历来是桑植的交通枢纽和商贾通衢之地。

早在元、明时期,瑞塔铺就有了商业贸易。当时瑞塔铺共有八大商行、十四商家。八大商行是盐行、布行、棉纺行、粮食行、猪牛行等,十四商家是肖乐之、肖择伦、秦振文的日杂店,谷礼卿、彭辉雪、黄贤才的布匹店,陈月秋、陈广彬的文具店,王松之、赵余卿、赵步卿的小百货等。此外还有中药店三家,西药店一家,缝纫、糕点、理发、豆腐店等,其它如酒家、饭铺、客栈、小吃店比比皆是。其中,陈明定的土布铺、陈明显的染布坊、李自宣的油盐行久负盛名。

清朝咸丰年间,黄大生用手工制作的绿烟河世,行销临近各县,生意十分兴隆,激发了瑞塔铺人民的从商兴趣,弃农从商者不断增多,大小货摊激剧增加,各类商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是瑞塔铺商业史上的一大飞跃。民国初、中时期,商业日趋繁荣,进入全盛时期。

现在,瑞塔铺已成为湘鄂西闻名的百年老市场---瑞市,常驻和暂住集镇人口达8000多人,各种摊位达2000多个,农闲高峰时节赶集人流达几万人,市场主要经营农副产品、家禽家畜、杂货、药材、衣服鞋帽等,呈现一片繁荣景象,为临近10来个乡镇、10万人口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商贸作用。

3、千年古镇底蕴积存

据县志资料记载,自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改土归流,桑植建立县制,参与开科取士起,至光绪三十二年(1905年)废除科举制,瑞塔铺一带共有文武秀才、贡生100多名。瑞塔铺镇人民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

戏剧有傩戏、花灯戏、木偶戏等。舞蹈有摆手舞、仗鼓舞等。曲艺有三棒鼓、渔鼓、莲花闹,九字鞭等。乐器演奏有围鼓、二胡、唢呐等。

此外,还有很多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如每年农历5月12日赶庙会,上街和下街开展“扎故事”比赛。所谓“扎故事”,就是找一些小孩子化妆成古人,凑成一台戏,如《辕门斩子》等。再如每年春节期间的龙灯、花鼓灯、蚌壳灯、彩龙船等,都一直要玩到正月十五。最有趣的是每年春节的赛灯,开始赛纸扎的灯笼,继而赛马灯、宫灯,在进一步赛腊肉、皮袄(将袄毛露在外面)。

当年有一文人(芭之名儒)这样描写赛灯盛况:“赛灯成习俗,秉烛夜月游。天上星光淡,人间瑞气流。玲珑珠一串,烂漫火千球,炮响惊黄犬,锣鸣起白鸥。瑞塔才掉尾,红包始昂头。士女多欢欣,儿童喜不休。半年原有安,乐岁定无忧。值此元宵日,灯光曜九州。”现在瑞塔铺镇每年都会不定期地组织文艺汇演和各种文化娱乐活动。

2011年12月18日,文化部和国务院授于瑞塔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中国花灯之乡”的称号。瑞塔铺还是一块红色土地,这里曾是贺龙元帅早年闹革命的苏区,任弼石、王震、肖克、关向应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集镇上从事过革命活动,红六军团司令部、苏维埃政府就设在集镇上,这些革命旧址现在还依然保存完好。这里也是红二、六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瑞塔铺镇紧挨张家界城市区和武陵源旅游区,距张家界市区55公里,距县城仅10公里,是桑植的东大门和交通咽喉。
3、小镇”BT“发展模式

2009年,瑞塔铺镇党委政府提出:配合县城东扩战略,提出集镇“西进”思路,打造“工业重镇、经济强镇、文化名镇”,实现城乡一体化。自此,建设桑植“东城”的号角响亮吹响。瑞塔铺镇先后投入100多万元,聘请张家界市规划设计院“把脉”,根据地域特色和历史文脉,确定了以白族特色为城镇建设风格的思路,提出打造“桑植门户和湘西北民族重镇”目标。规划以小城镇建设为中心,以鸟儿岭、杨家洛为两翼,建设工业区、商业区、居民区,打造旅游观光带、文化休闲带、农业产业带,拉通祥瑞路,改造桑慈路,延伸纬一路,新建移民街。
2010年,瑞塔铺镇与张家界康茜置业有限公司合作,盘活瑞塔铺镇的土地资源,进行瑞塔铺镇的新城开发和建设。瑞塔铺镇小城镇建设用地规模350亩,投资规模4.5亿元。目前已投资1.5亿元,修建新城区街道4条2200米,统建白族风情商业街400米,修建岭欣佳苑住宅小区统建房396套,修建大桥一座,“四纵四横”的道路框架和“一城三区”的城镇格局基本形成。

2011年底,由全国500强企业之一的华新水泥集团投资、年产120万吨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落户瑞塔铺,水泥厂将实现整体搬迁,还有桑瑞铁矿等企业纷纷“安营扎寨”,全镇企业投资近6亿元。

至2013年,瑞塔铺镇共拥有各种工业企业37家,个体工商户1000余家,镇域工业年产值突破2亿元,各类银行存款达6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80元。

随着瑞塔铺新城的开发建设和华新水泥厂的落户投产,这里已成为外来投资商投资兴业的热土。各类厂矿企业应运而生,大小商店星罗棋布,已逐步形成了以矿产品采掘为龙头,集建材业,农副产品加工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为一体的综合商业群。

4、养殖业

瑞塔铺镇通过土地流转大力发展种植业,通过招商引资发展。采取“腾笼换鸟”策略,借鸡生蛋,特色支柱产业渐成规模。全镇实行土地流转2500亩,新建定家峪、甘溪、东旺坪、新村坪油茶基地5000亩,蔬菜种植基地1200亩。引进了康茜大鲵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入资金2500万元,建成了3000平方米的商品大鲵养殖基地。并带动全镇37户农民养殖娃娃鱼,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1620元增长到了3813元。

5、矿业经济
瑞塔铺镇有丰富的地质资源,储量比较大的有煤矿、铁矿、硅矿和石灰石,有市办、镇办煤矿3个,县办水泥厂1家,村办页岩砖厂3家,非煤矿山20家,沙厂、水泥预制件厂20多个,现已初步形成了以矿产品采掘为骨干,集建筑业,服务业,建材业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群。煤炭储量据五家现有煤矿推算,地质储量为8000多万吨,团结煤矿、红砂溪煤矿曾全省有名。铁、硅矿储量极为丰富,铁矿地质储量为3000多万吨,品位高达55%以上,矿石成分简单,属豆状赤铁矿类型,在国内尚属富铁矿,现桑瑞铁矿已初具规模,兴业铁矿、东宝铁矿正在开发建设之中。目前还有大量裸露在地表有待开发的铁矿区,开发前景十分可观。硅石地质储量推算为1.2亿吨,全部为露天开采,其品位高达97%以上。目前尚在探明的还有铜矿、硫磺矿、石膏矿等。
6、水资源

一条河流从瑞塔铺镇穿镇而过,数百年来的流淌哺育着人们。目前,瑞塔铺镇修建了河堤,大桥,并积极改善河流的生态环境。此外,目前河水仍用于华新水泥厂的建设。其次,瑞塔铺镇的自来水有干溪的以及红砂溪的自来水,供全镇饮水。

7、交通优势

瑞塔铺境内公路四通八达,桑--张、桑--慈、桑--官公路分东、西、南、北纵贯其境,从这里驱车,13分钟可达桑植县城,45分钟可达张家界市区,50分钟可达张家界火车站和荷花机场,5小时可抵达省会长沙。

8、行政辖区

瑞塔铺镇辖:瑞市、菜队、罗家边、杨家洛4个居委会;塘坊、郑家坪、青龙溪、芦斗溪、沿溪坡、小溪沟、鸟儿岭、火盆峪、东旺坪、王家坡、老岩桥、潮水河、马井、扬旗山、黄泥垭、干溪、茶元峪、定家峪、高峰、红砂溪、新村坪21个村。

9、方言对话

吃饭——切换(平声)/逮换——qiehuan/daihuan

讲——港(gang)

踢——去

回料——肥料

对话1

甲:切换卖?——吃饭没?

乙:切哒,唸呢?——吃过了,你们呢?

甲:哈倒弄,卖切。要不等哈再一起切着,一起喝着酒酒儿。——正在弄,没吃呢。要不等会再一起吃点,顺便一起喝点酒。

乙:那要得,我屋里还有盘猪脑壳肉,等我一路取来好下酒切哈。——可以,我家里还有盘猪头肉,等我拿过来作下酒菜。

甲:那你拿踢,碗一起打平伙。——那你拿去吧,我们合起来吃。

对话2

甲:搞么的踢的?——干什么去?

乙:赶场踢的。/到山上踢新菌子/片草踢。/烧粪去/——a.赶集去的/去集市。b.到山上才蘑菇。/c.去除草。

对话3这么晚了,有什么话要说的,快点说,说完睡觉。甲:得们迟哒,你有么话跟我港?快着儿,港哒好睡瞌睡。——

乙:我门道要到水獭铺踢赶场,你跟我一路踢,把屋里的麦念儿卖嗒,卖哒再买着串串儿、提提儿粑粑、发粑粑、苞谷粑粑回来切。记到没。

甲:还有么得没?

乙:还拖些回料回来,栽秧好用。

普通话:

甲:这么晚了,有什么话要说的,快点说,说完睡觉。

乙:我明天要去镇上赶集,你跟我一块儿去,把家里的李子卖了,再买点吃的回来(地方小吃,有发糕、玉米粑粑等),记着没?

甲:还有别的吗?

乙:再请车拖些肥料回来,插秧的时候用。

旅游景点
查看更多
本地特产
查看更多
入驻企业
页面已删除或不可用
返回 | 访问首页
访问出错了,请稍候再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