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微报 - 中国第一水乡——

中国第一水乡——苏州周庄镇

赞(2浏览数:1437

分享到创建人:天涯明月心

周庄镇,是一座江南小镇,有“中国第一水乡” 之誉,是国家首批5A级景区。周庄镇依河成街,桥街相连,深宅大院,重脊高檐,临河水阁。这里便是“小桥、流水、人家” 的真实写照。周庄始建于1086年(北宋元祐元年),因邑人周迪功先生捐地修全福寺而得名。春秋时为吴王少子摇的封地,名为贞丰里。周庄镇位于江苏苏州昆山市,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于2003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周庄历史悠久,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有独特的人文景观,是中国水乡文化和吴地汉文化的瑰宝。周庄镇60%以上的民居仍为明清建筑,仅0.47平方公里的古镇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多个砖雕门楼,周庄民居古风犹存,还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桥。 点击查看余下全文
全部成员»小镇成员1人
h申请加入小镇成员
动态
中国第一水乡——苏州周庄镇介绍
1、周庄镇历史

周庄镇旧名贞丰里,周庄地域春秋时期至汉代有“摇城”之说,相传吴王少子摇和汉越播君封于此。西晋文学家张翰,唐代诗人刘禹锡、陆龟蒙等曾寓居周庄。

据史书记载,北宋元佑年间(1086年),周迪功郎信奉佛教,将庄田 200亩(13公顷多)捐赠给全福寺作为庙产,百姓感其恩德,将这片田地命名为“周庄”。1127年,金二十相公跟随宋高宗南渡迁居于此,人烟逐渐稠密。

周庄元代时属苏州府长洲县。元朝中叶,颇有传奇色彩的江南富豪沈万三之父沈佑,由湖州南浔迁徙至周庄东面的东宅村(元末又迁至银子浜附近),因经商而逐步发迹,使贞丰里出现了繁荣景象,形成了南北市河两岸以富安桥为中心的旧集镇。到了明代,镇廓扩大,向西发展至后港街福洪桥和中市街普庆桥一带,并迁肆于后港街。明代中期属松江府华亭县。

清初复归长洲县,居民更加稠密,西栅一带渐成列肆,商业中心又从后港街迁至中市街。这时已衍为江南大镇,但仍叫贞丰里。直到康熙初年才正式更名为周庄镇。

清雍正三年(1725年),周庄镇因元和县一分为二,约五分之一, 四属元和县(今吴县市)。五分之一属吴江县(今吴江市)。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江苏巡抚陈文恭将原驻吴县角直镇的巡检司署移驻周庄,管辖澄湖、黄天荡、独墅湖、尹山湖和白蚬湖地区,几乎有半个县的范围。周庄由原来小集迅速发展为商业大镇,与江南富豪沈万三的发迹很有关系。沈万三利用白蚬江(即东江)西接京杭大运河,东北接浏河的优势,出海贸易,将周庄变成了一个粮食、丝绸及多种手工业品的集散地和交易中心,促使周庄的手工业和商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最突出的产品有丝绸、刺绣、竹器、脚炉、白酒等。

近代柳亚子、陈去病等南社发起人,曾聚会迷楼饮酒吟诗。1949年5月8日,周庄解放,归属吴江甪直区。1950年把镇西原属吴县部分划归吴江,结束了两县分治的状况。1952年以后,周庄镇归昆山县(今昆山市)管辖。

2、行政划分

周庄位于昆山、吴江、上海三地交界处,镇域面积38.96平方公里,全镇人口3万人,其中本地户籍人口约2.2万。下辖10个行政村和3个居委会。全镇共有59个自然村落,其中保留自然村落45个。周庄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风景秀丽,著名画家吴冠中称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和5A级旅游景区,曾获得全球优秀生态旅游景区、全球最美丽的十个小镇、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等10余项国际国内荣誉。2014年,周庄成功创建世界卫生组织(WHO)健康社区,《纽约时报》把周庄列入全球最值得旅游地名录。

3、经济发展

2014年周口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94亿元,同比增长6.3%;工业总产值30.2亿元,同比增长4.1%;服务业增加值36.2亿元,同比增长6.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3亿元,同比增长10.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6亿元,其中生产性服务业投资1.5亿元。

旅游产业。周庄旅游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依托0.47平方公里的古镇核心景区开展观光旅游。经过20多年保护与发展,成功打造了“中国第一水乡”品牌,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近年来,周庄致力于发展休闲度假旅游,提出了“有一种生活叫周庄”新概念,引进和培育了一大批新业态项目,旅游转型升级取得较明显成效,散客占总游客比例由原来的40%提高到现在的65%。2014年全社会旅游总收入近20亿元。

感知技术产业。周庄感知产业发展起步早、起点高,1998年,中科昆山高科技产业园在周庄成立;2000年以来,园区先后被评为国家火炬计划昆山传感器产业基地、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成果产业化基地、江苏省首批物联网产业基地、江苏省传感器产业集群和苏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等。目前拥有感知技术及延伸企业近50家,其中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3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3个,国家“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人才各1名,省双创人才、333工程培养对象、姑苏人才和昆山双创人才共54名。2014年感知产业实现产值18.3亿元。

文化创意产业。周庄文化产业萌芽较早,近几年得到迅速发展,2007年周庄画家村成立;2008年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在周庄成立;2009年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升格为省级,并获得“苏州市服务业发展重点集聚区”称号;2010年获得国家文化部授予的第四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昆山文创园累计注册项目约70余家,注册总资本约3亿元。画家村累计引进名家画廊近10家,艺术工作室130余家。2014年实现全口径文化产业增加值8.6亿元,注册版权3000多件。

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镇农户总数6225户,共19717人。全镇可耕地面积约8606.01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5537.28亩、鱼塘面积2090.61亩。土地流转率93%,入股农户3889户,户均分红2069元。2014年,村级经济平均收入422.4万元,同比增长11.9%;村集体平均可支配收入200.1万元,同比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收入27699元,同比增长10.3%。

4、文化民俗

民间风俗

●打田财

每年元宵节,在东诧村牛郎庙的广场上,人们竖立起一根桅杆,杆上横一根小竹竿,两端悬挂串串彩灯。桅杆顶端缚一圈圈稻草,内藏鞭炮,敷以易燃物品,再糊上一层黄色的纸张,呈元宝状,这就是“田财”。

到了夜晚,人们从四面八方携带鞭炮、爆竹和各色焰花火筒,扶老携幼来到广场上,欢度良宵。当桅杆上彩灯内的蜡烛燃尽时,人们用月炮、九龙抢珠、“五百鞭”、“一千鞭”对着杆上悬挂的金黄色“田财”轮番射击。“田财”从桅杆顶上落地,熊熊燃烧。农家争先恐后地拿着束束稻草到燃烧的“田财”上去点火,一边当空挥舞,一边去田角落焚烧。

●摇快船

周庄的快船堪为奇异。比赛前,先由手巧艺高的工匠在船上搭起花棚,称为“花快”。花棚分头棚、舱棚和艄棚,棚上披挂绸缎幢幔。装饰华丽,异彩纷呈。头棚上悬挂彩灯,插上彩旗。舱棚上流苏飘挂。舱中坐上锣鼓乐队。高高艄棚供橹手们遮阳。每船备头篙、大橹、小橹各一置于船体左右两侧。大橹旁搁跳板于舷外,伸出水面。每船配有十五六名身强力壮的橹手。身穿紧身衫衣,脚蹬绣花布草鞋。

比赛开始,船与船比,村与村比,龙腾虎跃的橹手各司其职,出跳、扯绷、把槽,配合默契。出跳的气宇轩昂地站立在跳板上猛力拉绷。扯绷的跺脚叱喝。把橹的尽力推艄,扳艄。撑篙的屹立在船头,点篙调向,指挥自如。参赛的快船在铿锵的锣鼓声中似飞箭出弦,奋勇争先。

●阿婆茶

周庄人吃茶历史悠久,历来有吃“阿婆茶”、“讲茶”,喝“喜茶”、“春茶”、“满月茶”等习俗,名目繁多,被称为江南水乡的“茶道”。

周庄的“阿婆茶”在江南水乡颇有名气。相叙到周庄,未吃阿婆茶,不算真正到过周庄,在周庄,吃过阿婆茶的人,将会品出水乡古镇的味道来。在周庄,无论在市镇或农村,经常可见男女老少围坐一席,杯杯清茶,碟碟茶点,边吃边谈,有说有笑,称之为吃“阿婆茶”。

周庄人吃阿婆茶源远流长。如今深宅大院人家仍珍藏着宋代图案优美的青花瓷盖茶碗、细巧玲珑的茶盅、高雅古朴的茶壶和釉色光亮的茶盘。元代,陈去病的先祖由浙江迁居周庄,以锤薰炉为生,生产铜锡茶壶。如今,镇上明清建造的徽帮茶叶栈房犹存,其中吴庆丰开设在清初,程义泰开设在清乾隆年间。徽帮茶庄从产地购进原件毛茶,为了迎合茶客需求,进行筛选,复焙和窨花,拼色出售,色香味具备。

●水乡服饰

年轻姑娘的穿着既文雅又娇俏:头上系一条色彩呈红的毛巾包头,后面的两边收起。两侧露出扎着红绒头绳的乌黑发亮的两根辫子,身穿小花头的大襟短袄,花布滚边,小琵琶扣,腰间一抹士林蓝布百褶小围裙,腰兜板(俗称着腰板)绣有各种精美图案,蓝色的彩带头上还缀有红绿流苏,裙下一条上青布裤,脚穿绣花滚边布鞋,整个打扮呈现一种俏丽之美。

穿着浆洗得干净笔挺的士林蓝布大襟短袄,浅湖色的滚边和琵琶扣,腰间系着蓝布百褶围裙,围裙外还系着同样颜色的小围裙(俗称二官裙),脚上素色布鞋,这就是中年妇女的服饰。他们的头饰也同姑娘不一样,包头用的毛巾是素色的,有的用蓝布包头,头上梳的是扎着彩绳的发髻(俗称头发把),发髻上竖插银荷花板,横的是一根银簪子,装饰朴素大方,呈现一种清雅之美。

老年妇女的服饰,一般都用深色的,头发把上还罩上黑色的网巾,布裙大多也是黑色的,给人一种古朴、庄重之美。

●丝弦宣卷

宣卷是周庄乡村里特有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它近似于堂名,亦有说唱、评弹之风。按艺人众寡、表演繁简,宣卷分丝弦宣卷与木鱼宣卷两种。前者一般由六人组成宣卷班子,操二胡三弦、笛子、木鱼、铜磬等乐器;以传统昆曲唱腔、民间小曲《四季调》掺合申曲、锡剧等地方戏调,演奏悠扬动听,抑扬顿挫。宣卷主角长衫广袖,手执折扇、惊堂,神采飞扬,又说又唱,所演剧目常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秦香莲》、《顾鼎臣》、《白罗山》等。后者常由二人搭档。其一人敲着木鱼,边唱边白;另一人和击佛磬,口念佛号以和卷,形式简单。所演剧目多为因果报应、劝人为善之类的简短剧目,如《目莲救母》、《观音得道》等。

宣卷曲艺已有200年历史,它源于周庄,尔后流行至锦溪、甪直、同里、青浦等地。至民国时期,有蟠龙村张慕堂、龙停村徐士英、祁浜村郭兆良等宣卷高手,名扬四乡。每逢过节、农闲,被邀上演,深受百姓喜爱。

随着周庄旅游事业的发展,宣卷等民间艺术正在被逐步挖掘、弘扬。每逢重大喜庆、纪念活动,常邀请锦溪等宣卷艺人,来镇捧场演出。

文化活动

著名画家陈逸飞所绘《故乡的回忆》“双桥”油画曾被选为联合国首日封图案,由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购买后于1984年11月访华时将它赠送给邓小平,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沈万三后裔所建的沈厅和“轿从前门进,船自家中过”的张厅 以及柳亚子等南社文人的活动场所迷楼保存完好,至今古镇区内仍保存着历代人文景观38处。

本地方言

周庄方言,是一种吴语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周庄人属江浙民系,使用主流吴语。

5、文化街十二坊

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的周庄,每年接待境内外游客超300万,被专家称赞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活体。而古镇上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周庄十二坊”,由酒作坊、竹艺坊、豆腐坊、糕团坊、铁铺坊、木器坊、砖坯坊、苇画坊、中药坊、土布坊、乐器坊、绣鞋坊组成,她集中展示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手工艺文化,全面展现了明清江南水乡街肆市俗文化。

点击查看原始大图

竹编坊

周庄竹编生产历史悠久,清代在镇北形成“篾竹埭”,生产筐、箕、箩、匾、榻、桶、席、篮等生产和生活用具,周庄竹编细密、坚实耐用,闻名四乡八邻,为配合旅游业的发展,小巧玲珑实用的竹编工艺品深受游客青睐。

点击查看原始大图

鞋艺坊

穿着布鞋是通气、舒适,有种踏了实地的感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回归自然,着一双布鞋,休息的时候便换上它,感受一份“土气”的舒适,城里的小摊上也时有布鞋卖,但大多不是千层底的,穿不了几天,周庄的布鞋就绝对是正宗的“土气”,千层底,针针线线手工完成,另外您可看到小孩穿的“虎头鞋”等多种不同手工布艺品,既可用于实用品用于日常生活,也可作为工艺品收藏展示,如您有兴趣可在参观完“文化街”的鞋艺作坊后,不妨买上一件,绝对不会让您后悔。

点击查看原始大图

砖坯艺坊

“砖坯艺坊”正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再现昔日民间制坯场景,体现周庄农村生活文化的一面。周庄位于古代吴越封地,砖瓦工艺自古流传。明清时期更是达到了成熟精湛的阶段,砖雕刻镂风靡一时,镇内60%的明清建筑完整体现了当时的砖瓦风貌。“砖坯艺坊”前为展厅,后为作坊。前面展厅里展示各式砖瓦的功用、类别及工艺流程。儿时在农村里经常看到的开砖、筒瓦、滴水瓦等,以及勤劳智慧的先辈们在工作休息之余,产生奇思妙想,运用简单的砖瓦制作的用于农耕、渔、樵的其它农作工具都可以在这里一一找寻。后面作坊内,制坯工具一应俱全,有泥、坯小玩意现场捏作,看似简单,却富含技巧,游客们可以按照工艺流程现场参与制作,体味其中奥妙。

点击查看原始大图

“源丰顺”酒作坊

“源丰顺”酒作坊曾是周庄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颇具规模的民间酿造作坊,现在我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恢复重现了当年的壮观场面,展示了原汁原味的酿酒工序、制作过程、酿制工具和器皿以及酒的历史渊源、特色、功能等丰富酒文化。“源丰顺”酒作坊是典型的前店后坊建筑格局。第一进是店堂,左边是柜台,陈列着各类酒产品,右边摆着几张八仙桌,游客朋友可以现场免费品尝当地特产酒——万三“十月白”,它口感甜柔、醇绵,品质独特,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曾在巴拿马博览会上喜获金奖。第二进是加工制作场所,右边墙上画着的图解说明是黄酒酿制的主要程序,首先是浸米,然后是蒸饭、摊饭、落缸、开耙、压榨、生清、煎酒、装坛再到包装入库。第三进是发酿室和榨酒处,游客朋友可以当场品尝刚榨出来的新酒。旁边另外一幢楼里,大厅中陈列着酿酒的原始用具,楼上是黄酒器皿展示。我们可以在“源丰顺”酒作坊里观赏酿酒的整个流程,品尝新鲜的美酒,看尽酿酒的原始用具和盛酒器皿,全方位地感受周庄的传统酒文化。

点击查看原始大图

铁艺坊

铁艺坊是周庄文化街上又一个民俗文化的亮点,小小一间店铺,极具传统生活的气息,现场生着炉灶,打铁声阵阵,还有火花飞溅,它不仅是周庄传统农具和生活器具制作的传承和展示,游客在观摩的同时也能适当亲手操作一番,而且这里的铁器也已开发成工艺品出售,游客朋友不妨带上一套小工具回家用于家里的日常园艺活动。

点击查看原始大图

核雕坊

50岁左右的马师傅开门收徒,经常指导学徒们的手艺,已经不轻易出手了。闲下来的时候,马师傅喜欢在门口跟邻居下象棋。店门口的《核舟记》是镇店之宝,这样精品,马师傅需要细致做工30多天才能完成。坊里的核雕做工细腻,表情细腻,眉毛、胡子做的细致生动,栩栩如生。马师傅还会教你如何鉴别核雕的真伪。一看大小;二看色泽,深红色的至少要放到五年以上;三看雕工,南北工艺有所区别。马师傅还收藏了很多的宝贝,一般不向外人展露。

点击查看原始大图

苏绣艺舍

苏绣是江南女孩一生中最最美丽的情结,这里苏绣简介上的每个文字,都是江南女孩一针一线绣出来的。一位水灵清澈的江南女孩,戴着眼镜,沉浸在苏绣的世界里,绷布、绷架、苏针、花线,穿针走线后,一幅幅形象生动的绣品就诞生了。山水、亭台、花鸟、人物,无所不能,无所不工。零剪、戏衣、挂屏应有尽有。其中以“双面绣”作品最为精美。在这里你还可以看到苏绣大师姚惠芬的作品,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偶遇艺舍的主人呢,有机缘、兴趣的话,记得趁机请教一二。

点击查看原始大图

木器坊

一大早起来,街上还没有多少人的时候,圆木坊的师傅就骑在长凳上,“哧溜——哧溜——”地舞着刨花始刨木,40多岁的师傅已经有了30多年的手艺了。师傅对自己的手艺特别自豪,做手艺时非常专注,偶尔提起器具,眯起右眼瞄一眼,显得特专业。长凳上留下的许多斧凿刀痕,也告诉我们师傅的手艺也来之不易。爱笑的师傅很爽快地答应教上一两手窍门,在亲身示范下,一块块的木块做好之后,再拼接起来,严丝合缝,滴水不漏。这些经过细细打磨后的木桶,可以作为装饰品摆放起来,带着传统朴素的味道。

点击查看原始大图

土布坊

一位阿婆捻线,一位阿婆坊布,还有一位阿伯在裁剪制衣,纺车织机、梭子、挡板、踏板、绳索、滚筒,在灵动的双手和富有节奏的织声中,构成了极具传统韵味的土布织造图。站在门口看着一件件土布纯棉旗袍、马褂、裤子,从头发花白的老手艺人手里制作出来,就像是欣赏一件件心爱的艺术品。墙壁上挂着的一件件色调古朴雅致,款式经典耐看的水乡旗袍,以及络绎不绝试穿衣服的女子,就是老人家精湛手艺的明证。不太忙的时间,热情的阿婆阿婆很乐意教人学坊布,用着吴侬软语,亲自示范怎么用纺织机,怎么染布,一道道经久流传的水乡人家坊布技艺,被阿婆阿伯信手拈来。

点击查看原始大图

锦缂堂

宋元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常用以织造帝后服饰、御真(御容像)和摹缂名人书画。因织造过程极其细致,摹缂常胜于原作,而存世精品又极为稀少,是当今织绣收藏、拍卖的亮点。常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的盛名。在周庄缂丝店,你可以看到心灵手巧的艺人坐在木机前,依照图案,穿梭织纬,优雅地织出珍贵的缂丝。买一幅回去珍藏,留着创世。

点击查看原始大图

聚宾楼

在周庄贞丰文化街上的聚宾楼古朴而典雅,茶楼内挂着木质雕刻的“茶”字灯笼,颇有几分韵味,厅堂摆设八仙桌、长条凳,八仙桌上是摆放整齐的青花瓷茶具,清新淡雅。临窗而坐,其实就是临河而坐,小窗外便是周庄的水路,舟楫就从面前驶过。只要在楼内喝茶,还会赠送一曲评弹。随意点了一个曲段,演唱人员上场了,他们是来自艺术学校的高材生,只见男子着长袍手中握着小三弦,女子着旗袍抱着琵琶,端坐在大堂正前方的表演台上。弦琶声音一起,女子开腔惊艳四座,丝丝弦弦的千回百转,让人瞬间被这吴侬软语征服了。琵琶铮铮,拨弄转回,一叠瓜子,一盘点心,一碗阿婆茶,带你回忆一幕幕旧时周庄方圆百里风俗佚事。

点击查看原始大图

桃花坞木刻年画馆

木刻年画主要表现吉祥喜庆、民俗生活、戏文故事、花鸟蔬果和驱鬼避邪等民间传统经典内容,旧时江南过年的时候,总会到桃花坞购买一些年画,张贴在门口,沾喜气,求平安。代表作有《一团和气》、《四季周庄》等。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的桃花坞年画,则是对旧时艺术的追忆,找寻纯朴的江南民风。

6、娱乐项目

水巷游:周庄有摇橹游船数百条,在水巷中供游客乘坐。漫步河边,都会遇到游船在河中行驶。乘船游客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悠哉悠哉,看古镇风光,听船娘吴歌小唱。

环镇水上游:由特色画舫“万三号”、“周庄号”承运,融体验、休闲、观光为一体,是水乡古镇游的极佳选择之一。船长22.6m,宽5.5m,装修豪华,内设空调、茶座、丝竹等。万三号特色画舫,取自元末明初江南巨富沈万三出海经商之宝船“万三”而得名。周庄号特色画舫,2001年6月6日APEC贸易部长非正式会议在周庄的水上会议厅“周庄舫”成功举办,“周庄舫”名扬海内外。仿“周庄舫”之高雅,特设游船“周庄号”,供游客沿水路观赏中国第一水乡美景。

听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昆剧,被授予世界不同地区首批十九个“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中国最古老的剧种,其源可以追溯到唐宋,“昆山腔”是六百年前元代戏曲家顾坚所创,至明由魏良辅革新成昆曲“水磨腔”,由梁辰鱼著第一部昆剧《浣纱记》。魏梁合作,转舌调喉,教习表演一举成功。从此昆曲在繁华的姑苏、扬州蓬勃兴起,遂推向全国。

夜游周庄:周庄的夜是美妙动人的,水巷的灯船更为古镇平添几分夜的神韵。夜晚,在沈厅对面的河埠头登上一艘游船,尽情欣赏富安桥楼里传来的江南丝竹声,聆听沿河人家窗户里传出的苏州评弹的琵琶丁东声,游船七拐八弯地穿过许多拱形桥的桥洞,桥洞里都镶嵌着无数盏彩灯,灯光映入河面,把一座座千年古桥的倒影映在河面上。“灯光古桥泛船影”。这就是古镇之夜的神韵和魅力。

渔鹰表演:在周庄渔鹰捕鱼是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捕鱼方式。渔鹰又叫“水老鸦”,学名叫鸬鹚,全身的羽毛是黑色,长嘴像圆锥形,前端有利钩,下颌有个小囊。渔鹰的游泳本领十分高强,它的腿长在身体后面,脚趾有很宽的蹼,蹬水十分有力,潜入水中后灵巧迅猛,游得飞快。渔民捕鱼时,用撑船的竹篙把渔鹰赶下水,渔鹰潜入水里追逐鱼儿,从来不落空,只消片刻时间,当它们钻出水面时,嘴上便叼着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在捕鱼之前,为了防止渔鹰把捕到的大鱼吃掉,渔民已经在它的脖子上套了个麻绳做的环,因而吞不下大鱼,很小的鱼,渔鹰就吞下作为奖励,当遇到特别大的鱼,渔鹰还会通力合作,多只渔鹰合力可以捕到十几斤重的大鱼。

四季周庄:中国第一部水乡实景演出《四季周庄》是第十二届中国周庄国际旅游节开幕式文艺晚会“梦萦周庄”的完善和提炼。《四季周庄》以水文化为背景,以本地民俗为特色,以国际时尚为元素,集中展示周庄优秀传统文化和浓郁水乡民俗风情。 重新修改包装后的《四季周庄》全场演出60分钟,分“水韵周庄”、“四季周庄”、“民俗周庄”三个篇章,采用开放式、全景式舞台,糅合多种艺术手段,真实生动地再现周庄古镇水乡人家的生活状态以及周庄的文化特质和迷人情韵。演出阵容二百人左右,既有专业演员,还有大批来自生活第一线的本地农民、渔民、市民,整台演出将富有生活气息和市井气息,是古镇物质文化的有机补充和提升,并作为常设旅游项目在江南人家水上舞台天天开演。

7、周庄镇荣誉

1998年国家旅游局授予周庄古镇游览区“中国著名风景名胜”称号;

1999年国家建设部授予周庄“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荣誉;

2000年周庄镇被授予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

2000年国家科技部评定周庄为国家火炬计划传感器基地;

2002年国家爱卫会评定周庄镇为国家卫生镇;

2003年周庄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亚太地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奖;

2003年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评定周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2003年国家科技部评定周庄镇为“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

2004年国家环保局授予周庄镇“全国环境优美镇”荣誉;

2004年国家建设部评定周庄镇为“全国重点镇”;

2006年周庄镇获得由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国家环保总局等12个单位联合审定的“中华环境奖”;

2006年周庄镇由国家文物局认定再度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06年周庄镇通过国家旅游局“国家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验收;

2008年周庄被国家文化部正式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水乡民俗)之乡;

2009年周庄成功入选由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参展案例国际遴选委员会审核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其他展示案例;

2009年周庄被上海世博局列为“长三角世博体验之旅示范点”;

2010年周庄镇获国家住建部和旅游局共同评选的“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称号;

2011年周庄被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景区分会授予“全国低碳旅游实验区”称号;

2012年周庄被全球人居环境论坛理事会(GFHS)授予“全球优秀生态旅游景区”称号;

2013年周庄被全球人居环境论坛理事会授予“全球绿色城镇”称号;

2013年周庄镇被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2010-2012年度江苏省文明乡镇”称号;

2014年周庄镇被人民日报社人民网寻找中国最美小镇活动组委会授予“中国最美小镇”称号;

2014年周庄镇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健康城市合作中心组织评为“WHO健康社区”;

2014年周庄镇被江苏省旅游局授予“江苏省智慧旅游示范基地”称号。

8、最佳时间

昆山市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主要特点是: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明显的变化。冬季盛行干冷的偏北风,以东北风和西北风居多。夏季多为从海洋吹来的湿热的东南到东风,以东南风居多。春季多东南风,秋季多东北风。冬季偏长,4个多月;夏季次之,约3个月;春秋季较短,各为2个多月。

门票价格门票:各景点游览联票100元

点击查看原始大图

9、交通路线

汽车

周庄没有火车,只有一个周庄客运站,可以从杭州、苏州、昆山、上海坐车到周庄客运站,再步行(20分钟)或打车(10元)到古镇牌坊处。

苏州汽车北站-周庄客运站

票价:15、16元,7:00-18:00,每小时2-4班

上海汽车总站-周庄客运站

票价:25、29元,车程1.5小时;每天发车时间:7:05、8:00、10:10、12:00、14:20、16:20

上海南站-周庄客运站

票价:29元;每天发车时间:8:11、13:21

上海虹桥西站-周庄客运站

票价:29元;每天发车时间:9:06、14:01

杭州汽车北站-昆山(直)

票价:79.0元

每天发车时间:6:50

8:10 9:00 9:55 10:50 11:55 13:00 14:05 15:10 16:20 17:20 18:30

昆山汽车南站-周庄客运站

公交103路,票价6元;快客直达,票价10元

昆山(地铁昆山站)-周庄客运站

游7路快速公交

嘉兴汽车北站到周庄客运站

票价:27元;每天发车时间:9:55、14:20

自驾车

1、苏州-周庄:进苏州绕城高速-车坊/同里出口-车坊互通-苏同黎公路向左转-松周公路向左转-环镇西路向右转-周庄

2、苏州市区出发-西环路-西环高架路-南环快速路-南环高架路-独墅湖大道-甪锦路-锦周公路-周庄

3、杭州方向-苏嘉杭高速吴江出口-江陵东路-左转运东大道-左转至江兴东路-周松线-周同路-周庄

4、宁波方向-深海高速-跨海大桥北接线-乍嘉苏高速公路-苏嘉杭高速公路-苏嘉杭高速吴江出口-江陵东路-左转至运东大道-左转至江兴东路-周松线-周同路-周庄

旅游景点
查看更多
本地特产
查看更多
招商引资
入驻企业
页面已删除或不可用
返回 | 访问首页
访问出错了,请稍候再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