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微报 - 双廊镇——杨丽萍

双廊镇——杨丽萍住所“月亮宫”面向洱海仙气十足

赞(0浏览数:1683

分享到创建人:都是天使惹的祸

猴年春节,著名舞蹈家杨丽萍走下舞台回到大理洱源陪妈妈过年。在家中,杨丽萍变身家庭主妇,打扫、做饭、布置家装等,其云南双廊镇的豪宅“月亮宫”也首次曝光,从照片上看,面向洱海,似世外桃源,让人羡慕不已。据了解,杨丽萍在双廊镇有两套仙气般的“皇宫”,“月亮宫”是其自住私宅,而“太阳宫”则对外开放,供游客观赏。双廊镇为何如此吸引人呢?其位置十分优越,位于大理市东北端,洱海东北岸;素有“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的美誉,是云南省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和“苍海风光第一镇”。双廊镇民俗淳朴浓厚,文化独特,名胜古迹星罗棋布,传说引人遐思,民族服饰绚丽多彩,民间歌舞赏心悦目。这里水天一色,四季如春,集“风、花、雪、月”之景,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客来此旅游观光,流连忘返。双廊镇还是电影《五朵金花》、《五朵金花的儿女们》、《白月亮白姐姐》、《洱海情波》、《神奇的剑塔》、《重振精武门》、《望夫崖》等影视片制作的主要选景之地。 点击查看余下全文
全部成员»小镇成员1人
h申请加入小镇成员
动态
1、地理位置

双廊镇是大理市所辖镇乡之一,地处东经110°11′,北纬25°33′,东与佛教名山——鸡足山相连,西临洱海,南与市内挖色镇相接,北与鹤庆县黄坪镇接壤,大丽铁路、大丽高速公路、环洱海公路从境内穿过。镇内村村通公路,加之洱海水路交通,形态成了便利的水陆交通网。

2、文化古镇

双廊镇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民居、寺庙遗址保存基本完好。南诏风情岛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居住,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天生营是南诏、大理国时期的水兵营寨。双廊镇城址格局完整,属典型的依山傍水、街巷纵横的白族渔村村落。其民居建筑特色鲜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保存价值。镇内民风古朴,保存有多姿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习俗,是青铜文化、洱海文明与大理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双廊古镇历史久远,从春秋战国开始就有人类居住,是洱海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镇聚落整体格局风貌保存完整,聚落形成,发展脉络清晰可见,具有历史的真实性,生活的真实性和历史风貌的完整性。传统白族民居建筑风格突出,保存完整,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新建民居延续了白族传统风格,格局统一完整。双廊村正在立项申报“白族建筑艺术保护村”,大建旁村被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评为“中国民俗文化村”。古色古味的集镇巷道的顽石被踩踏得滑润平整,随处可见青瓦、白墙、淡墨画及三坊一照壁的白族建筑,本地工匠组成的建筑队伍还在各地留下了具有白族建筑艺术风格的建筑物和构筑物。鸡足山是东南亚佛教圣地,其天柱峰楞严塔及金顶寺大门均出自双廊匠人之手,云南民族村中的白族村也是双廊艺人的代表之作,双廊工匠以精湛的雕塑和彩绘艺术而名扬苍洱。

双廊自古就是名人学者滞留的地方,古有杨升庵、李元阳,今有舞蹈家杨丽萍、作家苏童、画家赵青等。同时也是大理地区主要民间建筑雕塑彩绘艺人辈出的地方,“佛教胜地”鸡足山七十二寺塔及云南民族村白族村建筑彩绘多出自于双廊匠人之手。这里山美水秀、人杰地灵,曾是《五朵金花》、《五朵金花的儿女们》、《白月亮白姐姐》、《洱海情波》、《望天崖》等影片拍摄的外观景点,让游人倾注情趣。以白族为主的六种少数民族,其民族资源丰富、民俗风情浓郁,既有服饰、方言、饮食、信仰的传统特色,又有以青砖、白墙、淡墨画为主的民族民居,另具异趣的婚丧喜庆,特有的民族节日、本主文化、民间故事传、霸王鞭、龙舟赛、上刀山、民歌、白剧等传统体育与艺术文化。
3、基本简介

镇政府驻地双廊村海拔1976米。全镇国土面积218.28平方公里,辖七个村民委员会,山区三个村,沿洱海之滨四个村,共51个自然村,77个村民小组,2013年末,全镇总人口17626人,集镇人口5008人,总耕地面积9530亩,人均耕地面积0.54亩。镇内居住着白、汉、傣、傈僳、藏、纳西等多种民族,其中白族人口占84.7%。境内山峦连绵,森林密布,流水潺潺,山光粗犷,水色柔美,民俗淳朴浓厚,文化独特,名胜古迹星罗棋布,传说引人遐思,民族服饰绚丽多彩,民间歌舞赏心悦目。这里水天一色,四季如春,集“风、花、雪、月”之景,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客来此旅游观光,流连忘返。

4、经济发展

2006年,双廊镇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抓重点项目的落实,大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保持了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快速增长。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完成5271万元,同比增长10%;财政总收入突破300万元,完成307万元,同比增长43%,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82万元,同比增长37%;固定资产完成729万元,同比增长4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68元,增加100元,同比增长7%。全镇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以“名、特、奇、优”的土特产品而远近闻名,有出产于本地的炖梅、杨梅醋、红雪梨、大小白芸豆、大蒜、板栗、核桃、鸡纵,还有另有风情、别具一格的洱海酸辣鱼、火烧猪、乳扇加工,精致的民族工艺花卉培植,既有山珍海味,也有工艺雕塑,在深山茂林里还蕴藏着锰、锌、铁、铜等多种矿物质。

5、旅游资源

洱海有三岛、四洲、五湖、九曲之胜景,双廊处“萝莳曲”、“莲花曲”两曲交界,居沙洲之上,沙洲又有南诏风情岛、玉几岛分列其左右,且“双曲”环抱“双岛”故而得名——双廊。南诏清平官杨奇鲲诗洱海“风里浪花吹又白,雨中岚影洗还清”,元代郭松年《大理行记》称洱海“浩荡汪洋,烟波无际”。处在洱海之滨的古镇双廊,东靠灵山鸡足,西眺文笔三塔,北望雪峰玉龙,南遐魏宝故国,集苍洱风光,通周邻名胜,是造化钟爱的神秀之地。

双廊名山胜水及人文景物丰厚,临水一带有红山景帝祠、正觉寺、民族文化一条街、天生营、飞燕寺、双廊魁星阁、玉波阁、毗舍古战场、砂牛半岛、南诏风情岛、大建旁魁星阁、蛇山半岛、龟山、鸡斗石、石狗望海、金榜寺、文昌宫、莲花曲、青山摩岩石刻、凤浪箐溶洞等,这些沿湖自然人文景观与洱海粼粼波光相映成趣。居山一带有大王庙、余金庵、护法寺、心一桥、天生桥、石牛坪、三锅桩、金玉桥等。景物纵横交错,传说妙趣横生,一个景观便有一个动人的典故,奇幻神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地理环境以及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使双廊享有“苍洱风光第一镇”之美誉。

双廊镇党委、政府立足镇情,依托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和国家4A级景区——南诏风情岛,从、市场、产品、形象、环境、文化、经济和政策措施等方面出发,对双廊开发和发展战略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提出了“加快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夯实基础建设,培植支柱产业,努力把双廊建成绿色经济强镇,历史文化名镇和生态旅游重镇”的发展思路,并制定具体的措施狠抓落实,在全镇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双廊的社会经济在不断取得进步,双廊也成为百业并举,方兴未艾的一片热土。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2005年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6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500多万元,旅游税收达70多万元,占全镇财政总收入的34%。双廊风景如画,有“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之称,是电影《五朵金花》、《五朵金花的儿女们》、《白月亮白姐姐》、《洱海情波》、《神奇的剑塔》、《重振精武门》、《望夫崖》等影视片制作的主要选景之地。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升温,镇内旅游配套设施如双岛酒店、毗舍客栈、船家客栈、双福酒店等一大批旅馆酒店应运而生。国家级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著名音乐制作人三宝等在双廊安家落户投资建设,扩大了影响,使双廊的知名度不断得到提升。

6、民俗风情

民族民俗的原生态传承是双廊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珍贵资源。占总人口84.7%的白族群众仍身着绚丽的民族服装,典型的民族民居,富有特色的饮食及白族语言,别具情趣的婚丧喜庆、民族节日、本主文化、三道茶、龙狮舞、霸王鞭、龙舟、花灯、民歌、戏曲、上刀杆等传统文艺与体育竞技沿袭至今,至臻至美。白族人民热情好客、文明质朴,开放包容,淳厚的民族传统和民族风俗,既倾诉着古老的话语,又与时偕行,绽放异彩。

双廊物产丰富,以名、特、奇、优、怪而远近闻名,琳琅满目的梅果系列产品使人垂涎欲滴,鲜牛奶制作的乳扇芳香溢口,玲珑精巧的工艺品,栩栩如生的刺绣让你爱不释手,极富营养的含有高蛋白的银鱼和具有药用价值的松茸菌远销海内外,素心兰、莲瓣兰等花卉,风姿绰约,观赏性和经济性相融合,活跃了地方经济。

“目极湖山千里外,人在水天一色中”,双廊以其历史,文化,风物,民族民俗等等诸多元素的久远性,独特性,完整性,多样性,卓然于苍洱之间。2003年11月被云南省人民政府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7、旅游攻略

交通信息

包车:从大理古城包车前往约40分钟,费用约100-150/单程

轮船:从下关洱海码头乘坐游船到双廊南诏风情岛,但上不了双廊岸边。

客车:乘坐8路汽车在客运北站下车,在客运北站买票即可座下关到双廊的班车,每隔40分钟一班车,大概一个半小时到达双廊。

实用信息

住宿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升温,双廊镇内旅游配套设施不断完善,LadyFourHotel、双岛酒店、毗舍客栈、船家客栈、海上人家、阳光海岸等一大批大大小小风格各异、档次不同的客栈酒店一应俱全,可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要。晚上,随意入住一家客栈,伴着徐徐的海风,一切烟消云散。

美食

双廊是白族聚居之地,双廊人是美食家。双廊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谐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物质生产,造就了许多美味可口的饮食,当你品尝到任何一种双廊传统美食,你会赞不绝口,留连忘返,比较有特色的是酸辣鱼、烤乳扇、黄焖鸡。

购物

游完双廊,如果你还想捎带些地方土特产品,那么双廊梅果、乳扇等不失为最佳选择。双廊有多家镇办梅果加工企业,产品丰富。在开海节期间,双廊镇将举行梅果加工展示、乳扇加工工艺展示。

此外,开海节其间,双廊镇还特别在镇中心农贸市场内开设了鱼市,里面各种刚从洱海里打捞上来的鲜鱼和加工制作的干鱼系列应有尽有。

8、历史名人——杨丽萍

杨丽萍:1958年生于云南大理州洱源县文强村的一户白族农家。11岁进入西双版纳自治州歌舞团成为专业演员。1984年,杨丽萍被调进北京中央民族歌舞团,她自编自导自演的《雀之灵》在1986年举行的全国第二届舞蹈大赛中,荣获编导和表演两项第一名。

继《雀之灵》之后,她又自编自演,创作出《秋月》、《月光》、《火》、《雨丝》、《瑞雪》、《蛇舞》、《飞天》、《孔雀舞》、《两棵树》、《弯弯的月亮》……等数十个舞蹈,这些优美的舞蹈在中外演出后,倾倒了无数观众。杨丽萍以身体的律动,以全部的心血,以整个生命来演出这些舞蹈,是一首首“无声的诗”。在经历了舞台生涯30多个春秋之后,于2002年她回到了故乡,她希望弘扬云南民族文化作为对生她养她的故乡的深情回报。同年就开始策划、制作大型舞蹈史诗《云南映象》。经过运作,2003年8月8日,《云南映象》首次在昆明会堂正式公演,演出获得巨大成功。2004年3月8日《云南映象》在上海参加全国舞蹈第四届大赛荣获全国舞蹈最高奖:“荷花奖”的舞蹈诗金奖,最佳女主角奖,舞蹈诗最佳编导奖,最佳服装设计奖,优秀表演奖等五项大奖,在所有参赛作品中独占鳌头。这位卓尔不凡,冰晶玉洁,脱尽俗气的大艺术家——杨丽萍,以其独特的风格,优美的舞姿,热烈的情感,深沉的韵味令中外观众为之倾倒。

与此同时,杨丽萍还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关心故乡经济社会的发展,2003年她到风光秀丽、景色旖旎、气候宜人,拥有“历史文化名镇”和4A级景区——南诏风情岛的双廊来投资建设,同年被双廊镇党委、政府吸纳为双廊镇双廊村天生营荣誉村民。她现在已在双廊安家落户,其母和妹妹定居于此,投资建设的项目正式投入运营,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游客来此观光,这不仅扩大了双廊的对外影响,提升了双廊的知名度,而且有力带动了双廊旅游业的发展,为打造“苍洱风光第一镇”品牌立下了头功。杨丽萍深受双廊人民的喜爱,她是双廊人民的骄傲。

旅游景点
查看更多
本地特产
页面已删除或不可用
返回 | 访问首页
访问出错了,请稍候再访问!